Uber撞人真相扑朔迷离,上海北京开放自动驾驶路测是否太激进?

0

自动驾驶一味地抢时间节点,带来的后果就是对安全的疏忽!

3月22日,北京向百度发放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共计5张。这是继3月1日上海向上汽、蔚来发放3张路测牌照后,国内第2个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城市。可以预料,随后还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这一举动,比如深圳!

虽然我很想去嘉定博园路看看自动驾驶路测的场景,但我更担心自己的安全!我考虑的问题是,国内自动驾驶道路安全有没有保证?出了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此前自动驾驶安全事故频发,但责任却始终厘不清,到底是车的责任还是人的责任?

2016年发生在中国河北的国内首例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官司打了一年多,今年2月份终于有了定论,特斯拉在大量证据面前被迫承认发生事故时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而最近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故,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起初有视频表明,车上的安全测试员在自动驾驶测试时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看路,似乎是在低头玩手机,这么说事故责任归测试人员了?

但谷歌无人车顾问又说了,致死原因可能是激光雷达出现故障,事故发生时激光雷达可能处于关闭状态,这便等于把矛头指向了Uber及它的激光雷达供应商Velodyne公司!

其实这事还影响到了沃尔沃——准确的说是沃尔沃的防撞安全系统供应商Aptiv,毕竟事故车是一辆Uber改装过的沃尔沃XC90。

搞笑的是,所有供应商都发声与自己无关,谷歌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Aptiv说在事故发生时,Uber关闭了车辆自带的防撞击系统,主要依靠Uber自己开发的自动驾驶和安全技术,所以这事和沃尔沃安全系统无关。

Velodyne 公司总裁 MartaThoma Hall 表示,对于激光雷达没有识别出那位妇女,她感到十分迷惑不解,她们公司不相信自己的技术会失效,激光雷达肯定能够看到被撞的行人,但是激光雷达无法控制刹车,避免和行人相撞。

(这是说和传感器硬件无关,可能和软件有关了?)

而被英特尔收购的Mobileye,是Aptiv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主要面向防撞击系统提供视觉识别硬件、芯片和算法。3月26日,Mobileye表示,他们根据Uber公开的撞人视频进行了测试,发现尽管画面模糊,但识别系统和软件能够在撞人前一秒钟识别出这位行人。

(就是说,不关视觉识别软件的事?但撞人前一秒钟识别和没有识别区别不大吧?)

如果说是因为受害者突然蹿出马路,导致无法避免的碰撞,那就是路况原因了,但Waymo又来凑热闹了!

Waymo的CEO约翰·克拉富西克(John Krafcik)表示,他们的技术能“应对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人时的路况”,这也是Waymo首次就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交通事故表态。

作为一名局外人,如果说是因为安全驾驶员玩忽职守导致事故,我更相信是Uber本身自动驾驶技术实力不够!

根据资料显示,Uber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并不理想,路测的Uber无人车,人为干预频次是1250次/1000英里,而通用Crusice 2017年度报告中,人为干预频次是0.84次/1000英里,谷歌Waymo是0.18次/1000英里。

对比这个成绩,你就明白为什么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2107年自动驾驶企业排行榜,Cruise和Waymo是学霸,而Uber是学渣了。学渣模拟会考时出现要命的错误,也在情理之中了。

这里不得不开始正视技术和监管中的误区了,Uber的技术储备真的能支撑起道路测试吗?为什么Uber能拿到路测的机会?

Uber事件后,丰田暂停了无人车路测,直到团队能够针对这一状况做出准确评估。而国内上海和北京先后开放路测,会否显得太过激进?

相比之下,京沪两地更像是在较劲,上海给本地企业发了3张牌照,北京紧接着就给了百度5张牌照。无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真的凭实力所得,只希望牌照不会变得泛滥。
在行人与自动驾驶车辆共享道路的情况下,我们不希望看到“Uber无人车事故”在京沪城市道路上重现。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