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说“PHEV没有技术难度”,难道增程更适合国情?

0

增程式还是PHEV谁更先进,哪一个才更适合国情?关于这个话题,几个主机厂的大佬们每隔一段时间会都出来放话,我都怀疑他们是约好的。

近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又重谈了这个话题,这一次他是拿出了一些“证据”:

李想谈到当年理想汽车在关于增程和PHEV路线上有过争论,而且PHEV版本也已经研发装车。但最终还是综合国情,选择了增程技术路线。

李想还拿出“证据”:“如果拆解早期生产的2020款理想ONE的齿轮箱,可以发现“并联的齿轮组还留在上面,通过软件控制保持永远串联运行。当然后期也没法开启,因为PHEV是燃油车的生产资质,REV是新能源的生产资质,不允许改变驱动方式。”

所以李想发文的目的是想强调:这一技术(PHEV)“真的没啥难度、没啥难度、没啥难度”。

那么增程式还是PHEV技术谁更先进,哪一个才最适合国情?

谈技术之前我想谈一些“大道理”。技术本身是否得到发展,最终不是看技术本身,而是看市场需要。只要市场有需要,就一定会有人投入研发,最终反过来会促进技术发展。

例如中国的芯片,前些年我们不搞研发,因为有进口“价廉物美”的芯片可以用,也就没有动力了。但这两年我们芯片被“卡脖子”了,于是国内企业开始努力自主研发,现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国产替代芯片。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本来就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换个说法,如果不是送绿牌,不是税费等各方面优惠,估计除了网约车司机,90%的家庭买家都不会选择新能源。

所以在当今百花齐放新能源技术爆发期,技术本身并不重要,因为你也不知道什么技术才是未来最好的。反而是市场选择什么,用户感觉什么产品体验更好才是重要的。

所以增程式还是PHEV那一个技术更先进?并不重要,要看市场的选择就对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电动车还没有发展成现在的规模的时候,我们一直认为最适合中国的是丰田、本田式的混合动力。因为要节能减排,不一定要完全零排放,把能耗从100做到60已经很了不起,而且HEV不需要考虑充电和低温续航问题。

但正如前面说的技术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后面政策选择了电动式新能源,送绿牌和减税等优惠一来,市场就已经作了选择。

回顾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历史,理想ONE是2019年上市的车型,1.2T三缸的增程方案确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在理想ONE之前包括吉利、Jeep和大众都是选择PHEV方案,而且驾驶体验都不错,似乎理想ONE是走了一条落后的“歪门邪道”。

其实不然,这十几年来给我留下技术含量高、驾驶体验不错印象的车型之一,就包括了2011年的雪佛兰Volt,而Volt就是一辆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程式电动车)。

Volt的动力真的是非常平顺,我们做过对比测试,亏电后的平均油耗和雷克萨斯CT200h相当。但当年全市要找个充电桩都很困难,也没有人会花40多万买一辆挂雪佛兰标的轿车。

但至少证明了增程式技术其实早已研发,而且是技术成熟的路线。

再说一个故事,2020年我们去马勒的研发部门采访,发现了一辆有意思的车型——一辆采用增程技术的老款奥迪A1。

这是一辆马勒的测试用车,装备0.9L双缸增程器,而且早在2012年就已经研发成功。所以增程式和PHEV国外也在探讨,最后看市场选择就对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