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销量排名大换血,宝马、特斯拉挤进前十

0

2023年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并没有迎来开门红,零售销量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同比环比都是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纪录。

考虑到今年春节十分提前,乘联会认为车市表现符合预期。不过具体到各家车企的表现,差异就很大了。

整体来看,自主强、合资弱的趋势将在2023年延续。1月自主品牌批发份额达到了52.4%,同比增加了6.4个百分点。

合资品牌中,德系零售份额22.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日系零售份额1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美系零售份额7.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将2022年全年乘用车市场批发和零售的TOP 10榜单,与2023年1月的榜单进行对比,就能明显看出座次排名的变化之大。

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去年全年和今年1月的大体趋势一样,依然只有比亚迪、长安和吉利三家自主品牌上榜。

不过长安和吉利各自提升了一个名次,分别超越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则取代了一汽丰田进入前十。

批发销量前十榜单的变化更大,上汽乘用车已经取代上汽通用五菱,成为第五家进入前十榜单的自主品牌。

昔日合资铁三角中只剩一汽大众还在前三,上汽大众跌至第七位,上汽通用已跌出前十。日系合资品牌中只有广汽丰田留在榜单内,东风日产也已不见踪影。

新进入前十榜单的除了上汽乘用车,还有两个豪华品牌——华晨宝马和特斯拉。

对于车市销量排名的洗牌,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去看待。

首先,合资车确实“不香了”。1月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华销量均出现暴跌,截至目前只有广汽丰田一家公布了具体销量数字,而广丰也是唯一在前十榜单内的日系合资品牌。

本田1月在华销量只有6.42万辆,同比跌幅超过56%,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日产1月在华销量4.75万辆,同比下跌64.4%,连续6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合资车在这一轮新能源车热潮中没有占得先机,份额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当然随着合资品牌的电动化新产品增多,局面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付出就有回报,这个朴实无华的道理放在车市很适用。

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到,评价车企的市场表现并不能简单的“唯销量论”,同样重要的还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像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代表就是销量与利润齐丰收的例子,当然也有像长城汽车这样,虽然销量出现了下滑,但是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增长。

2022年长城汽车的年销量出现了16.7%的下滑,不过营收1373.5亿元,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增长23.1%。

还有很多新能源车企业虽然销量激增,但是亏损也在加剧,所以进入2023年,在评价车企表现的时候,除了销量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也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