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专家预言未来车漆会越来越薄,不要再以车漆厚度来看车企良心了

0

前段时间在巴斯夫(BASF)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开幕仪式上,我问了巴斯夫亚太区涂料系统汽车原厂漆业务副总裁Frank Naber先生一个“很中国”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消费者都是以车漆厚度来看待一辆车的品质,认为车漆越厚越好,对此您怎么看?

Frank Naber先生眼睛一亮:“喔?太好了!作为我们公司来讲,当然希望车企和消费者能够选择更厚的车漆,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卖出更多的产品(笑)……”

玩笑之后,Frank Naber先生明确表示,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未来的车漆可能会越来越薄——这是一个技术趋势。

在谈未来车漆技术趋势之前,我们不妨来简单回顾一下车漆的发展历程。最早车漆其实就是木器漆——因为最早汽车车身就是由木制马车车身演化来的。所以,早期汽车的车漆都很厚,普遍厚度都超过1毫米,就连2毫米厚的车漆也不鲜见。但是汽车制造商就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于木料的弹性要优于金属,在一些颠簸路段行驶时,车身会出现扭曲,木制车身会瞬间复原,而金属部件的弹性复原能力不如金属,久而久之某些车身部件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扭曲形变——现在各家车企都在产品宣讲中重点强调自家生产的汽车车身抗扭刚性多么多么高,原因就在于此。

木器漆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要比在木质表面差很多,如果涂漆部位产生不可逆的扭曲形变,时间一长,漆面就会像老树皮那样皲裂、起翘、脱落。所以,油漆越厚,耐久度反而越差。

第二个原因就是很多老爷车的车身是“金属+木质”结构。引擎盖上,以及靠近引擎盖等发热部位的油漆,会因为温差太大导致车漆寿命衰减。所以,传统的木器漆显然不适合用在汽车上了。

最后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传统木器漆属于单组分溶剂涂料,需要在室温下用数周时间蒸发溶剂才能彻底干燥,就算采用烘干工艺,也需要不少时间,这极大限制了汽车产能。在福特首次引入汽车生产流水线之后,这么长的车漆工艺周期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化的产能需求。

所以,全新的车漆工艺开始出现。几十年前,铅,铬和其他重金属开始被用于汽车涂料。双组分溶剂涂料的出现,使得车漆仅需要几小时就能被彻底烘干。但是,这类车漆依然属于溶剂类涂料,在烘干过程中,85%的涂料组成部分会会挥发到空气中,从而给空气带来严重的重金属化学污染。

所以,这就是为啥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大力推广水性涂料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车漆的厚度?目前来说传统车漆共有4层——最里层是电泳层,厚度大约在2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防锈和提高车漆附着力;接下来是中涂层,厚度大约在3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保证车漆的硬度,并且“粘住”色漆层;第三层是色漆层,厚度大约在2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决定车漆颜色,所谓的车漆修补技师的技术高低,其实考验的就是色漆层的调色功力;最外层就是清漆层,厚度大约在3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保护色漆层并提升光泽度。

所以,传统新车车漆厚度在90-120微米之间。但是对于车主来说,最头疼的问题依然在于每一层都太薄。对于某些车漆的小刮蹭——例如指甲和树枝的剐蹭,修理人员往往建议消费者抛光打磨了事,俗称“磨皮”。但是“磨皮有风险,抛光需谨慎”,因为“磨皮”针对的仅仅是清漆层,如果同一部位之前已经磨过两次皮,第三次极有可能被“磨穿”,也就是色漆层受损。

而且由于车漆修补起来工艺很复杂,烘干也需要时间,所以“立等取车”在目前修补漆行业中还是梦想。此外由于修补漆行业的“技术活”特点,使得车漆修补费用很高——通常国内一个漆面的修补费用不会低于 400元,4S店还要更贵些;而在美国,一个漆面的修补价格最低都要400美元!

如果有一种汽车油漆修补技术能做到汽车“立等可取”而且价格便宜一半,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福音。在巴斯夫(BASF)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开幕仪式上,巴斯夫官方就公布了可满足以上愿望的最新“ColorEco水性车漆”科技,这套技术系统中最值得关注的要算是“ColorEco素色单涂层”车漆工艺。目前,该工艺只能提供白、红、蓝三种车漆颜色。

简单说来,ColorEco素色单涂层车漆把之前的中涂层、色漆层以及清漆层集成为一个45微米厚的“单涂层”。不过Frank Naber先生对AutoLab表示,其实这套“ColorEco素色单涂层”车漆工艺的重点不在于“单涂层”,而在于“水性”。因为在之前溶剂车漆时代就出现单涂层工艺了。

对于车企来说,单涂层车漆就算加上电泳层,整体厚度也就不过65微米左右,这意味着车漆用量和涂层工序都少了一半,而且车漆烘干时间也缩短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提升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修补车漆“立等可取”,花费也会省下不少,而且“妈妈再也不怕我磨破皮了”……

对于修补漆从业者来说,“ColorEco素色单涂层”车漆工艺配色更简单,而且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服务更多的客户,服务效率将获得显著提升。

巴斯夫亚太区涂料系统高级副总裁赵铮宇先生表示,目前ColorEco素色单涂层车漆仅仅是用在商用车上,在乘用车上有应用的局限性,因为乘用车对色彩的复杂度要求比较高。不过单涂层科技是未来近几年车漆工艺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赵铮宇先生看来,单涂层车漆工艺“最难的部分已经攻克了”,目前巴斯夫正在攻关单涂层车漆色彩多样化以及耐气侯性的技术难点,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水性单涂层车漆将成为未来汽车车漆工艺的一个主流趋势。

不过对于这套水性单涂层车漆技术的普及速度,AutoLab表示怀疑。众所周知,巴斯夫在中国车漆行业的存在感远远比不上PPG和立邦,以至于很多中国修补漆从业者都知道“鹦鹉漆”是市面上最好的修补漆产品,却不知道“鹦鹉漆”出自巴斯夫——简单说巴斯夫在世界上有一流技术,在中国有一流产品,但营销充其量只能算三流。

对此巴斯夫涂料业务部总裁Dirk Bremm的解释是“巴斯夫之前在华投入规模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巴斯夫投资近3400万欧元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打造了巴斯夫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最近还收购了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通过这一系列规模化的举措,巴斯夫希望在未来扩大在华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