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也频繁召回,是好事还是坏事?

0

召回确实解决了安全隐患,但心里那道坎迈过去可不容易。

文 ▍顾家栋

不知从何时起,我大天朝汽车也开始频繁地听到“汽车召回”这一说法,以往在汽车新闻中,我们的确可以经常听到“某进口品牌因XX问题需要对某年某月某一批次的车型进行集体召回,涉及召回的车辆大概XX辆”这样的声音,每当听到此类新闻,耳边总少不了一些“键盘侠”的“振臂高呼”:为什么没有我大中国呀?为什么中国总比国外慢半拍?进口品牌这明显是看不起中国人?

现如今在国内,车企也玩起了“频繁召回”,这两年尤其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车主朋友们也不全是支持的声音:有人对车企表示支持,表示防患于未然是好事;但也有人非常担心,原本自己心里“完美”的爱车竟然内藏问题,累绝不爱,甚至打算直接换车…

以我之见,面对“汽车召回”这件事,我们既不能太理性,也不能太感性。

首先,什么是“汽车召回”?

所谓汽车产品召回(Automobile Recall),就是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具体措施消除其汽车产品的缺陷。这样来看,对于汽车产品本身来说,这绝对是件好事。

△2016年汽车品牌召回比例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2016年整年国家质检局共发布汽车召回公告达169个,涉及45个品牌的近200款车型,召回总量达11794850台,相较于2015年召回汽车,召回次数同期增长112.6%,召回总量多出493.772万辆激增89%。

其中榜单前十位中有六席为日系品牌(主要受高田气囊风波的影响),前三名分别为:本田、雪佛兰和丰田,而自主品牌的前三名分别为:吉利、宝骏和长城。纵观“召回榜”前50名,除了日系居多,其次是美系与德系,自主品牌相对少一些。

△“召回榜”中的自主品牌

而且值得一说的是,像自主品牌的第一名“吉利同学”,品牌涉及召回的车型主要是吉利全球鹰、GC7、GC7等车型,其2016年的爆款博瑞、博越的车型不在召回之列;长城也是如此,月销破7w的H6车型近4年来还未出现过召回,此次涉及的也基本上是老旧车型。有意思的是皮尺造车的众泰汽车未出现在召回之列,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多…大家不妨去猜测一下,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

看完这份榜单,我得出了以下几点想法:

1.车企必有责任,但别“一棒子打死”

我想大家也发现了,榜单前十名,甚至前三十名都是非常熟悉的面孔。有时甚至常在“口碑榜”里名列前茅,但是同样遭遇召回,可见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使用周期长达十几年,从设计、制造、组装,直到最后的检测,环节多多,更何况目前技术越来越复杂,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出问题的几率也在提高。出现瑕疵不可避免,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还得提醒厂家:还是长点心把!

2.遭遇召回,理应缩小品牌,放大问题

召回频率是判断一家车企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吗?我觉得是,但也仅仅是其中一个标准,其涉及召回的车辆型号、年份、召回问题才是我们更该关心思考的,远比品牌本身来的重要。若真要追究到车企造车水平这一问题的话,我们还得把眼光放到更长远一点来看,比如说看看这个品牌近三年来的召回情况和投诉销量比怎样…

3.除了车企,或许监管体系也得加强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在2013年才升级为行政法规,法律位阶低。且在内容上属于原则性的指导和提倡,不够强硬,这就给一些不负责任的车企以可乘之机。另外,对于汽车召回的处罚力度也不高,与汽车行业的整体利益相比,谁都知道孰轻孰重,不然那各种“造假门”又何必呢?

所以,我认为:对于召回这档子事情,有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拼RP而已,如果正好碰上了,需学会用一个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召回本身,但是召回原因需要有自身独立的看法。是车企不负责任,我们必定要维权,但是涉及自己的车型和品牌的决断,宜三思而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