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拼车的价格很低,一方面是因为本身的共享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还处于教育市场阶段,各家都在补贴。AutoLab第60期沙龙,邀请到爱拼车和51用车两家的上海负责人,来谈谈他们怎么定价怎么贴。
文 ▍杨婧一
上海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市场。因为这样的一线城市,不仅拥有大体量的供需,还有很多关键路线结点,非常易于匹配,利于拼车的生长。
在2006年,拼车似乎在上海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了,只是彼时没有移动互联网,撮合效力低下,没火爆起来。
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再加上一些大资本对拼车领域的关注,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行业观察者都深信,拼车是烧得正旺的风口。
而上海正成为各家拼车平台的一个必争之地。
再加上,上海出租车的单价,是每公里2.4元,超出10公里的话,是每公里3.6元;拼车的价格,大概就是分摊些油费,所以一般能是出租车价格的1/2,有时甚至会到1/5。
这个区间差距还是有些大的。各拼车平台有各自的价格制定策略。
爱拼车上海负责人秦柱江
爱拼车设置了非常工整、规矩的标准。爱拼车的上海负责人秦柱江说,“我们在整体线路上给到一个良好的价格,固定出来两块钱一公里。”
这个价格,和不少同行相比,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两块钱,是综合成本计算出来的。“车每天的成本,包括保险、出行油费,平均下来大概是两块钱一公里,是没有产生盈利的。”
沙龙现场
而51用车则依靠华丽的补贴,把价格压到了20公里10块钱,20公里差不多覆盖上海市内的出行;
如果乘客是首单,则只收取一块钱。除了对乘客端的补贴,51对车主端也有很多补贴系统,包括车主让路补贴、核心车补贴、评价补贴等等。
51用车的上海负责人何兴华说,“我们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我们补贴定单,导致他们(乘客和车主)匹配更有效率。”51用车到现在用户数已经发展到60万,日均定单量突破五万。
51用车上海负责人何兴华
“现在打的基本都是补贴战、价格战,爱拼车也好、嘀嗒也好,基本上现在都是补贴模式,再去教育乘客、教育车主。”
然而补贴模式一直都备受质疑,难道厉害的补贴力度能一直持续,甚至支持盈利么?
秦柱江表示,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长期补贴,任何公司都是补不下去的,所面临的只能是倒闭。
“我们对所有的乘客也好,车主也好,都说得很清楚,任何一家公司不可能长期补贴。”
即使是获得了百度的C轮投资,何兴华也表示:“不管是什么平台,补贴永远不是一个未来。”
因为补贴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它只是一个时代的需要,特定场景的需要。“这只是教育车主、教育乘客的一颗子弹而已。”
沙龙现场
等到教育完成,未来,拼车平台将会进化成更有意义的平台,所着眼的不会再仅仅是“比特率”,而是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和体验。
“价格问题,其实像一个三国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势力打这个仗。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做好客户体验,包括乘客的体验、包括司机的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