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上来,大家就对相关政策表示出了抗拒,这一点和上期的二手车话题很像,激动地呼吁到:“放开专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决定。”一哟喂,这是咋了,专车是被绑票了么。
文 ▎小丸子
AutoLab两会之专车议题,探讨了政策监管下的专车行业发展前景。
大家对该议题表现了高涨的(tu cao)热情。
一上来,大家就对相关政策表示出了抗拒,这一点和上期的二手车话题很像,比如车享拍运营分析主管黄丽君“委员”很激动地呼吁:“放开专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决定。”、一哟喂,这是咋了,专车是被绑票了么。
经过小丸子的了解,原来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监管了专车软件、打车软件这样的新兴事物,不允许私家车进入专车领域。
易微行科技市场总监张志提到,监管部门对私家车进入专车领域,只看重两点:1、车辆是否有营运资质;2、人是否有相关资格。
意思是,你必须得经过允许才你才可以开门做生意啊。乍眼一看,逻辑很通啊。
说到私家车接入专车,不能不提Uber啊,平安直通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邱琰与《名车志》编辑李晶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Uber在国外的政策困境,“人民优步是不是黑车,在国外都受到限制,在中国咋弄?”、“Uber在国外也因为用私车的原因出过事,而且一度闹得很大。”
听起来真的很像那么一回事。
但是,假如私家车不被允许进入专车领域,那么专车软件最大的“资源共享”优势,就得不到发展,上海福克斯车友会创始人阿风提到,“租赁公司的车数量非常有限,因为牌照受限了,Y牌就那么点点,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就得调动私家车共享经济。”
一点租车联合创始人刘博表示不能再同意:“正规车辆数量有限,且不可能大量增长。”
不仅如此,普华永道企业融资并购部高级经理关蕾还指出,调动不动私家车,只能增加车队,那么污染也加重了:
“神州专车虽然个人体验不错,且现在价格便宜,但确实不像易到那么巧地利用私家车资源,增加了车的总量也加重了环境负担。”闻毕,身处魔都雾霾之中的小丸子,出了一滴冷汗。
不知道真相的车享拍运营分析主管黄丽君又补了一刀:“建车队和租车公司没有区别,对资源利用没用贡献。”小丸子两滴汗落地。
私家车被“抛弃”,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不利于整个专车行业的发展,“如果政策还是不允许私家车接入,除了神州这种本身有车的公司之外,其他专车公司如何生存?租赁公司的车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海福克斯车友会创始人阿风指出。
私家车挥泪告别专车领域:一个,共享经济,么的;二个,环境负担,重了;三个,专车行业,夭折了。没你这么“一箭三雕”的啊。
国家不给私家车名分,除了“控制欲”之外,还出于安全的考虑:什么专车,不就是披了羊皮的黑车嘛。私家车:无辜脸。
说时慢那时快,平安产险市场部对外合作负责人莫隽伟一把站出来,来了一记英雄救“私”的回旋踢,给它想出了一条生路:
“私家车有问题,车况没法统一,追责也有问题,平台如果做私家车担保,成本太高还不如和租赁公司合作。除非政府做一个部门,允许私家车申请私营,政府能收费,还能监管。”
意思是,既然人不让你单干,那你就傍大款呗,签一家租赁公司,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就完了嘛。当然,你也可以指望政府想好了怎么收你税,上完税,凡事好商量。莫总真是聪明人。
附录
各家提案:
汽车自媒体人李嗅
专车来了,这是市场风险,但也是租车企业的商机。
1、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收取费用。
2、销售汽车保险类产品,成为汽车保险代理。总体来看这是市场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或许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一种行为。租车企业完全可以在制定规范化标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获取商业价值。
搜狐二手车区域总监潘磊:
个人闲置车源,是否可以介入运营?一旦介入运营,是否需要交税?谁来管理?是否违背了国家现有的相关法律?有没有增加道路拥堵?尾气排放是否增加?
专车服务确实比出租车好很多,出租车客户中的高端优质客户,肯定会很大一部分流失成为专车用户。
有支付能力,当然可以选择高质量的服务。市场定位也是按需求来的,政策开放的核心并不是垄断与反垄断。你看,互联网金融也还在发展,银行也没办法呀,这是趋势嘛。
上海语镜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赵龙飞
开放政府数据接收民众监管!参考www.data.gov,开发者可以接入政府数据,减少资源投入!
各大委员不完全名单:
宝驾租车公关总监黄君发
易微行科技市场总监张志
西 北现汽车金融运营企划王西
汽车自媒体人李嗅
清华汽车研究院产业基金投资总资投居霄
第一车贷大区经理薛涛
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运营企划部职员张学潘
搜狐二手车区域总监潘磊
远特科技执行总经理白新平
PP租车联合创始人王嘉明
《名车志》编辑李晶晶
阿里产品经理徐敏政
老杨-微租车CEO杨洋
frank ye华域汽车战略规划经理叶海
刘博 一点租车市场总监李麦麦
上海福克斯车友会创始人高浩良
上海语镜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赵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