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干货】弼马温创始人杨俊:我为什么选择上门保养?

0

// <![CDATA[
var sampling = Math.random() // //

导语:第五十三期AutoLab线下沙龙,我们邀请到了弼马温养车网创始人杨俊。弼马温在后市场创业浪潮中兜兜转转,最终选择了上门保养这个模式,为什么是上门保养?

楊婧一

█ 用户粘性是王道

弼马温养车网原来是做汽车后市场信息平台的,致力于解决汽车服务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汇总了线下保养店的信息,使车主能在线上对比选择优质店铺。

这样的运营模式,成本低,易复制,因此各平台产品很雷同,同质竞争情况也日趋严重。除了弼马温,还有车蚂蚁、养车无忧、车易安、车小弟等。

没有核心竞争力,到最后,就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烧钱大战。

另外,杨俊觉得,除了竞争,信息平台本身有致命的弱点——用户粘性差。

在平台导来了流量,把客户送到了线下之后,假如客户满意该店的体验,他有可能就认准了这家线下店,平台对他就失去了价值;假如客户不满意,他就更不可能再回来。所以只做信息平台几乎没有用户粘性可言。

3

嘉宾:弼马温养车网创始人杨俊

综上两点,杨俊深知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也试图拓展功能,做线下保养和洗车,但都不能彻底解决用户粘度问题。直到杨俊发现了上门保养这个细分类别。

█ “如果轻不行,那就只能做重”

只要有车,就会需要保养。在美国,有好几个市值一百多亿美金的维修类上市公司。

虽然保养比起洗车服务频率较低,但是容易产生用户粘性,服务平台和客户之间是强关系。

上门保养还符合O2O“去店铺化”的趋势。它改变了接客的方式,直接连接客户与服务人员。同时,它也砍掉了维修店非常巨大的店面租金成本。

另外,市场空间也很大,上门能做的服务,几乎占到维修店店营业额的60-70%。

在上门保养拥有高黏着性的用户之后,还能切入更多衍生业务,比如保险、延保、以及二手车。

弼马温做上门保养到目前为止只历时二十多天,但已经产生好几单回头客了。杨俊十分看好未来,忠诚客户形成规模指日可待。

4

AutoLab第五十三期沙龙活动现场

不过,这个模式的竞争也很激烈。目前,国内知名的上门保养O2O企业已有e保养、卡拉丁、易捷卡、府上养车等,其中这四家在去年都获得了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

除此以外,上门保养是重模式,因为上门保养的本质是维修服务。模式再怎么轻,维修服务需要的配件供应、技术人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做上门保养服务的携车网创始人章正超说:“O2O不能做得太轻,因为消费者需要真实的服务体验,而服务需要掌控在自己手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