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米文瑞
纵观去年,要说哪个行业火,二手车必定首当其冲。
有了互联网的参与,二手车行业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大发展,二手车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窜出,资本疯狂地追逐着各种打着“二手车+移动互联网+O2O”的二手车公司。
车易拍在2014年情人节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优信拍9月份完成2.6亿美元的B轮融资,人人车12月宣布完成B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
另外如上58同城宣布正式接入二手车评估平台,赶集网高调宣布投入1亿美元进军二手车领域,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淘宝二手车交易平台等等。
但是,对于比较早就投身二手车互联网行业的我来说,同时也看到了二手车行业的浮躁与泡沫。
你打入“黄牛”了吗?
《破产后的自述:别总谈商业模式、体验及推广了》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二手车行业的反思。
几年前,我有幸和日本二手车拍卖领先企业USS的副会长原重雄老先生,有过交流。他的话让我记忆犹新:
“我看不太懂中国的好多二手车公司,他们的创始人或者管理人员没有什么二手车行业的阅历,一下子拉来大把的投资投身这个行业,想要颠覆这个行业。
虽然我们在日本有一定的规模与经验,但是在没看懂中国二手车行业之前,我们不会贸然进入。”
原重雄老先生当时已经70多岁,在日本二手车行业干了40多年,仍然对中国市场诚惶诚恐,没有停止广泛听取各类行业人士的看法与见解。
对他来说,经营二手车是他孜孜追求的、为国为民的一份事业。这一点很值得国内二手车行业初创公司学习。
首先,潜心研究市场,开发优质的产品,才能为行业发展创造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营销先行,整个产品壳子做个精美的PPT到处做宣传造声势。
二手车行业是个非常特殊、非常碎片化的行业。创业者应该把重心放在与消费者沟通,深入到二手车市场的“黄牛”中,与他们进行没有隔阂的聊天,了解他们的痛点,了解这个行业的最基层是如何运转的。
二手车经销商并不是简单的“黄牛”形象,他们对市场、对行业有很成熟的看法,可以说是二手车行业中的精英。
做百年老店,还是捞一把闪人?
二手车互联网公司的痛点在于如何盈利。
前段时间参加车王李海超在交大举办的分享会,李总曾讲到车王的盈利模式是二手车行业的最佳模式。
是不是最佳我不敢苟同,但是车王的盈利模式非常的清晰,虽然车王是重资产公司,但是透过当前的盈利模式盈利是可预见的。
车王CEO李海超
反观一些C to C、C to B的公司,虽然手续费的盈利模式看似清晰,但是并不良性。这些公司属于重运营,运营成本、广告成本非常高,单靠那百分之几的手续费不足以盈利。
开新创办的二手车帮卖模式开创了行业的先河,其创始人林哲就强调做企业要有企业家精神,要肩负社会责任,要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
企业家精神是魂,只有心中有这样的追求,你才能真正透过纷乱,看懂市场,研究出好产品,满足需求。
比如说,2014年比较火的新兴二手车模式——C2C。创业者不能只看到这个模式可以彻底去除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与买卖双方的利益。
还要看到很多问题,比如,效率问题,和C2B或者直接4S店置换相比,C2C促成一单交易的时间需要数倍甚至数十倍。客户没有耐心怎么办?
诚信问题,对B端可以约束的诚信体系,在C端是完全无效的,如何对C端做诚信管控?
定价问题,二手车定价一直是全行业的大问题,在有B端参与的模式中,B端的定价可以认为是市场定价机制,没有B端C2C模式,它的定价机制在哪里?
每一个热闹的创业现象背后,都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只想冲进来捞一把,潜不下心来解决困难,是做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