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上门洗车这事儿靠谱吗?

0

导语 :在BAT把打车软件“玩坏”之后,AutoLab赫然发现,最近一大波互联网企业又将“魔爪”伸向了上门洗车——这个看起来很没啥技术含量的行当,大有千军万马齐“洗车”的架势。那么,汽车后市场圈里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呢?

欢迎向后台发“互联网洗车”阅读《这三种正确的互联网洗车姿势你造吗?》

让我们看看,汽车后市场业内人士对“上门洗车”这个业务的前景:

█ 反对方

观点1:我们4S店都是免费洗车,他们难道倒贴洗车?

观点2:现在互联网搞的什么叫产业都糊涂了。洗车能成为产业?小姆指都难,别说洗车了!

观点3:如果说商业模式,几个问题目前还没人给出满意答案:1、标准化体系,没有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就无法获得可复制的大规模推广;2、投产比不成比例;3、质量难以控制;4、服务检验困难。

观点4:很多希望通过洗车获得客户的其他消费,我觉得路径过长,而且一旦上门洗车,其他服务也最好是上门的,服务或商品的品类如何控制,怎么保证效率?

观点5:上门洗车难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本来就优势不明确。看起来是比去固定洗车店在形式上便利了,实际操作中非常多的细节要解决。。

观点6:上门洗车是后市场技术含量越轻的服务,竞争越激烈,价格越透明,到最后拼的是效率。而且后市场一个明显的特征是LBS+高忠诚度,所以上门服务的所谓引流效果很难成立。

观点7:美车堂总经理林强表示“看不懂上门洗车的模式”,持保留意见。

观点8:洗车在后服务里也算是典型的高频次低消费,决定了他的入口特性,但烧入口能否烧出稳定有质量的入口就很难说了

观点9:好多人YY,以为客户洗了车,就会干嘛、干嘛……人们会为了洗车去购物?去美容?去保养?客户的引流效果存在疑问。

观点10:概念好讲、落地艰难。找不准清晰业务定位和做好简单、单项、极致业务的商业模式,就想扩展其他业务,基本都会玩死。

观点11:这个行业进入没门槛,然后要管理庞大的线下团队,其实赚的是辛苦钱,如果找不到商业入口,一切都是浮云。

█ 支持方

观点1:4S店虽然洗车免费,但大部分人并不去4S店洗车。

观点2:洗车只是一个“入口”,后面一定要增加上门车辆美容、快修快保等服务。

观点3:存在就是合理的。很多人一开始对团购是持诟病的,从千团大战到现在三足鼎立,包括打车软件的泛滥到双头并存,我看都挺好。一方面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去伪存真。

观点4:汽车市场里机会很多,谁能把脏活做得既轻又好,谁就能掌握大众市场。

观点5:需求是有的,上海内环以内不再新批修理门店,现有的门店洗车收费单台次基本都在50元(除非打野战的专门洗车),他们通过定价来筛选客户的。态度

观点6:实体洗车店存在隐忧,有的甚至拒绝洗豪华车,一是怕损害车辆得不偿失,二是这类的客户在维修保养时,肯定不会选择一般的修理门店。所以可以通过洗车集客的方式。但也要因店而异、因车主而异。

观点7:洗车团队,拿保养、维修、保单还是挺难的。纵使一个有派头的门店,前期送洗车卡攒下很多客,要收割保养维修,通常也要好几个月。互联网洗车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

您怎么看呢?

结语:

其实在探讨中,也有做连锁园区的网友表示一直在找连锁洗车美容机构,要求是能找到能上门到园区代客取车到自己就近网点,进行洗车美容等服务,然后再开回来。这虽然是个例,但也透露出市场的需求。

正如一些业界人士所说,洗车、保养等领域“遍地是坑”,但尝试也没什么不好,只是需要充分认识创业中的困难,才有助于解决问题,并找到盈利模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