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玩手机不安全?别闹了,你想多了

0

你在路上有玩手机的习惯吗?据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0.8亿,还有不少人因为玩手机而酿成大祸,但低头族的队伍依然有增无减。其实有人告诉你,你玩手机没碍着谁,也很安全,其实你还会蛮高兴的,而这个科学家已经帮我们能办到了,看吧,原来有些问题根部不需要治就能好,一起来喊么么哒~

1

本文转载自21CBR,作者:杜淑婷、程梦柳,在此表示感谢!

走路到底该不该玩手机?这问题公婆说都有理,有需求,也有危险。但讨论该不该已经不合时宜,地球人已经不可避免在走路时看几眼手机,公众盼望解决问题其实是:怎样才能让在路上玩手机的人,可以提前避开危险?

与其老套思路谈“整治”,还不如顺应形势找答案,美国人也深得“一刀切”要领。在华盛顿一条商业街上,已经出现了划分“使用手机”与“禁止使用手机”的通行道,方便闪开那些走路匆匆的人,各走各路。但是,对需要在路上打手机的人来说,显然这办法还不够酷,如果旁边突然蹿出一辆车,还是得倒霉。

2

最近,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UMKC)的Kaustubh Dhondge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非常酷的关于行人安全的解决方案:他们研发了一个名为“WiFi-Honk”的APP,能通过Wi-Fi感知人车距离,可以预估行人和汽车是否可能发生碰撞事故。当系统认为发生危险的几率非常高时,APP会通过手机震动或响铃的方式马上告知用户,给那些路上注意力分散的人留出足够的避让时间。

和传统特殊的通讯机制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将Wi-Fi用在了车人、车机的通讯领域。用WIFI实现预测功能的方法是,车主和行人的智能手机如果都安装了WiFi-Honk,启动自动搜索匹配无线网络时,每隔一定的时间便能向外输出短信息流,就像雷达发射探测信号一样。WiFi-Honk同时会搜集GPS定位信息、加速计测量用户的移动速度信息、陀螺仪感知运动方向等信息片段截取成Wi-Fi信标,然后通过碰撞预测算法预测最近物体二者相撞的可能性,最后“决定”要不要给车主或者行人提个醒。

3

随处可用的、又隐形的wifi,自然而然成为研究团队的首选方案。Wi-Fi信标其实与常规Wi-Fi信号是两码事,常规的方式建立Wi-Fi信号传输是行不通的。如果想通过Wi-Fi传输数据,是需要两台电子设备先建立一个网络连接,但是稳定的Wi-Fi信号无法在速度超过8-12km/h的状态下正常工作。但是,就是当物体运动速度达到120km/h时,Wi-Fi信标依然可以被设备捕捉到。按照默认设置,手机每0.1秒就会自动向外传输这些信标,时间间隔可以手动调快或者减慢。团队已经进行了多项潜在的碰撞场景测试,并进行真实碰撞来测试的反应时长。

过去,涉及到汽车交互通信领域的应用时,我们主要依赖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和特殊设备的支持,而事实上WiFi-Honk的概念并非第一次出现,GM在2012年也曾尝试研发过出过依赖WIFI检测的功能,让车主更易注意到驾驶盲区。但以上这些尝试都只是针对驾驶者的开发,额外携带设备的办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行人的角度上化解危机。

因为对行人来说,无论出于携带的方便性,还是出于从经济成本支出的考虑,没有人因为在路上有使用手机的可能,很有必要带上沉重的设备,来为自己可能发生的危险未雨绸缪。而这款APP不但照顾了司机,还惠及到了行人角色,重要是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类似雷达的功能足以提醒精神不集中的行人注意来往车辆,实现人与车、车与车的最有效和最实用的互动。

4

过去十年,因分神造成的车祸发生率上升了300%,但即便如此,街上“低头党”和马路上的杀手党壮大的态势并没减弱:戴着耳机看手机的路人随处可见,边开车边聊电话的司机大有人在,近年打车应用软件风头无两,出租车风挡前装了一溜排的手机,五花八门的叫车应用响得特别欢实,出租车司机动不动就上演生死时速,智能设备正在分走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四两拔千斤,麻烦似乎一下子就解决了。其实不然:如何尽量避免误报。团队坦承,如果交通状态很混乱,预测结果准确性仍需观察,如果很多人同时使用这款APP,高度密集的通讯其实也会干扰WiFi-Honk的预测结果,对驾驶者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分散和压力,然后还可能会设计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还有就是,中国还有很多城市道路是没有完全覆盖免费Wi-Fi。

UMKC的计算机工程师宋世俊(Sejun Song)表示,WiFi-Honk目前主要通过触觉(震动)、视觉(画面闪动)、听觉(蜂鸣)三方面去传递警报,团队正在根据不同测试的情况相应作出了一些优化,WiFi-Honk其实是很适合成为车载设置的标配,无需依赖其他额外硬件全方位覆盖整个行驶范围。目前团队正投身到一款可供老人儿童穿戴设备的研发中,他们希望能此项技术能够首先运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

在解决行人安全的问题上,最不起眼的Wi-Fi大有作为。相比之下,从“治理”低头党马路杀手的方向最终转变为福利贴,这点更值得我们琢磨。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多显而易见的结论不见得总是对的,譬如路上使用手机危险,那我们禁止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找不到“大麻烦小治理”的捷径。“出现的”并不总是麻烦,而所谓“解决的”也不见得真的是问题,大潮流摆在跟前,存在合理不妨顺势而为,提前约见死神可能活得更久,新世代不作死,真的不成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