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0

接上期的“革命很难成功,努力不会白费”一文,6月18日的线下沙龙场面相当火爆,来了很多人,也来了不少大拿,后半场活动采取辩论形式,现场在正方和反方的激烈辩论中碰撞出许多火花,现场气氛轻松,大家讨论热烈。我发现红白双方辩论的立足点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白方(看衰一方)更多强调观致在现实销售层面上的难题。他们更多着眼于投资回报的问题,从品牌定位、技术革新、经销商模式等现实角度切入,于是乎发现壮志雄心的观致虽然其创新模式令人眼前一亮,但是真正想落实到市场,让消费者买单,达到他们一年15万辆的销售目标基本属于纸上谈兵,没戏。 红方(看多一方)则更强调理想。封士明总是在强调观致想成为汽车界苹果的壮志雄心,虽然多番遭到打击,他还是坚持这一点。他多次强调观致的目标是做“汽车界的苹果”,决心做出一些颠覆性的改变。在品牌定位上,他强调观致的品牌定位指向一二线城市的精英人群,这群人更看重品牌的文化和理念,观致就是要创造一种一二线城市中大众能消费的品牌文化。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想要进行一种宗教式的营销,用品牌文化牢牢黏住它的信徒。当时在现场,两次有人将观致和小米相提并论,曾志凌老师还明确地说道:“观致不要想着做苹果,它能做小米就已经非常成功了。”对此,身为红方的封士明予以回击:“如果观致的公关听到这话,估计就把你们列入黑名单了。”这当然只是句玩笑话,但是足以可见观致在走汽车界苹果这条道路上的脚步之坚定。或许他们听到小米云云之类的话,大概会深深叹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活动结束已是深夜时分,但是在微信群中仍意犹未尽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其中,有一位成员非常用心地写下了他的五点感受。其中一点令人印象深刻:观致的尝试有如美国的特斯拉,但本土企业有种试还是很难得,苹果是有土壤的,要支持做土壤的企业。做土壤的企业,这句话需要细细品味,其言下之意就是苹果成功不可或缺的一大因素就是美国支持创新,有包容性的社会大环境,而观致偏偏是一个出生在中国土壤上的“中以混血儿”,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开放包容的胸怀,所以观致的角色基本属于烈士层级,只能身先士卒,造福后人了。这又是一个看衰观致的。 其实辩论并不是为了拼个胜负出来,双方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谁都有理。有的人认为模式和创新是最重要的,有突破,能为中国汽车行业注入活力,对他们来说就已是成功了一半,正如封士明在和白方“大战三百回合”后作出的关于“梦”的可爱总结;也有人认为销量才是王道,没有销量那就没有一切。 当然,前者的观点显得有些无奈,作为汽车生产商,谁不希望自家品牌的车子销量好。哪个战士是为了做“烈士”而去打仗的?哪个商人是为了做“土壤”而去创业的?谁也不想。 但是无奈,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创造想苹果那样的辉煌,观致已然已经拥有了鸿鹄之志,但何时才能添上现实丰满的羽翼? 活动现场图片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