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是刚需,社交是理想 | 沙龙干货

0

导语:拼车本来是普通出行模块的组成部分,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拼车的场景之下,竟然延伸出了各种颇具人文色彩的社交逻辑,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奥妙呢?AutoLab第66期线下沙龙带你动脑。

▍呆伯特

什么逻辑能让拼车更性感?

天天用车是整个拼车行业第一款提倡一名车主只接一名乘客,且规定乘客必须坐在副驾驶座和提前付清车费的产品,天天用车CMO崔晓琪在AutoLab沙龙上介绍道。

与出租车、专车的驾驶员身份不同,大部分拼车车主其实都是有工作且不那么差钱的,而在共享经济的友好思维下,如果一个或两个乘客一上来就坐在汽车的后排座椅,这不仅会让车主觉得不爽,乘客也觉得无趣。(特别是车主)

1
天天用车CMO崔晓琪

举个例子,如果呆伯特是车主,出于好奇接了个单子,去载两名乘客,结果,一上车两人就坐在后排座椅上面不改色,下车连个招呼都不打,感觉不是很好,对吧啦?

因此,在一对一,且坐在副驾驶座和不再谈钱伤感情(提前付清车费)的情景下,车主与乘客之间都处在一个蛮舒服的环境,容易产生自然、平等的交流,这样,车主既能在漫漫的回家长路上有人陪伴打发时间,乘客也愉快省心地乘车回家。

2

另外,崔晓琪还在AutoLab沙龙上跟各位A粉分享了一些关于天天拼车用户的有趣画像,例如,天天用车有60%的用户都是苹果用户,有20%的车主都开着奔驰、宝马等30万以上级别的车型,车主端有近90%都是男性,乘客端由超过60%等等。

社交还是出行?纠结!

嘀嗒拼车联合创始人朱敏,总体上非常同意崔晓琪在AutoLab沙龙上分享的关于拼车社交的观点。

朱敏提到,最开始推出嘀嗒拼车时,他们也是采用了一辆车可以搭载多人的产品思路,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很多设想之外的问题,(例如算法跟不上、用户粘性低等),因此,整个嘀嗒团队迅速采用了一对一平车的方式去做,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3

左,滴答拼车联合创始人朱敏;右, 滴滴顺风车市场总监王欢

其次,朱敏还希望:“在用户看来,嘀嗒平台并不是一个需求、一条路线、一个我要去哪儿和一张38块钱的车费单,而是一种基于人的属性。”

比方说,嘀嗒拼车用户现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地址、家乡、年龄、职业、个性,并还将接入除传统身份证认证之外的信用认证(很可能是支付宝芝麻积分)。

另外,嘀嗒拼车还是拼车行业最早做车主与乘客“互评”功能的产品,使得用户之间的交互更加和谐,“很多的回复我看到了以后,内心真是波涛汹涌,觉得激情洋溢。”朱敏补充道。

4

但是,朱敏也坦言,对于嘀嗒拼车是属于社交还是出行,现在内心还十分纠结。在团队内部,嘀嗒拼车更倾向于自己做的是出行,但是“希望它有一些特点,有一点温度,有一点温馨,有一点想象。”

对此,AutoLab沙龙点评嘉宾,网易科技主编贺树龙就指出:“对拼车来说,社交是一个很好的差异化的点,补贴肯定不会一直都有,总有一天会没有。”

5
网易科技主编贺树龙

再看吧,先聊聊出行

“从滴滴来讲,我们更多的是想去倡导一个移动出行的概念,希望把移动出行作为一个未来各位的出行方式来推广 。”滴滴顺风车市场总监王欢在AutoLab沙龙上分享道。

目前,不像其他独立的拼车App,滴滴顺风车还是长在了滴滴的打车软件上,“在一些界面的呈现上跟设计上,可能还有一些挑战,不如其他的一些软件App可能随时去版本迭代,对于社交的考量可能会更慎重。”

但是,王欢也承认,对于社交的想法,还是属于在出行上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例如,通过滴滴快的的大数据,滴滴顺风车可以把更有意思的人给匹配到一起。滴滴顺风车也不排除会有自己独立的App,或者会继续在滴滴打车这个App上有一个创新。

6
搜狐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晏成

AutoLab沙龙点评嘉宾,搜狐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晏成也补充道,“我觉得这一类(拼车)的出行软件,其实首先大家用你的目的一定是出行,只有把线路和车主匹配的时间做到极致,再去做其他社交属性才更有意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