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互联网汽车而不选飞车?

0

来源:腾讯专稿

    日前,看到消息称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办的SXSW(SouthBy Southwest)大会,展示了一款AeroMobil公司的飞行汽车产品,据称该产品可以短距离起飞、飞行距离500英里,对于这款产品关注不多,不过,之前两次撰文谈到Terrafugia公司的飞行汽车,相对应来讲,无论是无人驾驶、智能交通,飞行汽车应该比现有的传统汽车更具有突破性,为么互联网企业都进入开发所谓的“互联网汽车”而不是飞行汽车,是“忽悠”更加容易,还是技术突破难度更大?

最近,由于我们谈论了太多的互联网思维,总感觉自己的饭碗,在不久的时间内就被互联网颠覆,去年,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看到业内一个专家与企业高管谈到这个话题也说,互联网行业有钱、如果研发方面加上一些时髦的名词和功能上去,给予企业带来的威胁还是很大的。之后,也看到很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进行联合,这可能是汽车企业示好互联网一个例子,不过回顾看一下,或许我们谈到的变革和更新,仅仅是一些补丁工程,与未来的智能汽车没有任何关系。

熟悉笔者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此前撰文中谈到,笔者曾经在2006年为了解决城市(参配、图片、询价) 交通拥堵的问题,提出了一个FSUV的概念,全称是FlyingSUV,能在路空中进行切换,最终制造出能够飞的车辆模型,最好仅仅拿到一些些许的资金资助,没有持续下去,时隔近十年的光景,包括AeroMobil公司、Terrafugia公司等在此领域拓展,也希望这个概念能够有更远的前程可走。

交通的变革不仅仅是补丁工程

笔者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不是在现有的汽车上安装一个互联网进入模块就可以了,目前来看,多家汽车制造商对于汽车智能化,都采用这个路子,原因大体上来讲,有两个:

第一、能有效在概念上契合“互联网思维”,快速获得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互联网的概念目前在被炒烂了,似乎这个思维能够变革一切,并且最为重要的时候,现在很多人都在信仰这个概念,如果一件商品或者事物关联上这个事物,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关注量,甚至尝试量,这是一个疯狂而畸形的事件。

笔者理解的互联网思维变革的多数集中在渠道上,因为信息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人群得到了更多、更快速的信息传播,这个时候来讲,仅仅依靠渠道来获得垄断利益的群益收到了威胁,所以区域性质的差异以及相应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先后被颠覆,这个汽车行业这个交通领域颠覆,貌似关系并不大。

第二、技术难度小,装在互联网装置,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技术难度极小,我们看到一家汽车制造商,在打出互联网汽车概念后,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车辆推向了市场,这只不过把现有车辆上装上了移动互联网而已,这样的技术难度,也让更多的企业趋向这个概念的推广。

2015_03_23_09_59_19_8897

    不过,整体来言,这种概念的推广,有种传统汽车产品打补丁的概念,我们发展智能汽车是要打造一个智能的汽车生态环境,这里面不仅仅要进行在概念上跟上时髦,更要进行多种变革,解决目前存在的交通拥堵、打造汽车智能生活的环境,这些方面,可能从传统车辆转移到电动车,甚至可能转移到飞车概念上。

我们不妨从头脑风暴的角度去畅想下飞车未来:“突破了陆地交通的极限”,这是个很具有诱惑的概念,陆地交通界限的极限便是跨越障碍,比如说高地、水域。所以才有了水陆两用的车辆或者越野型汽车。但是归根究底这些车辆的跨越障碍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飞行车辆则是无限放大了这种能力。遇到河流直接飞行,遇到障碍直接飞行,这种美妙的状态简直和人类有了翅膀一样。

2015_03_23_09_59_32_0147

    如果此项功能实现,概念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合理规划使用,能够改善交通状况,交通拥堵很多时候是车辆被卡在某一段路上进退不得,如果在很多路的旁边开辟一些小型的辅路,用来让车辆起飞用,这样交通拥堵对这样的车辆来讲简直不是问题。你堵车就飞行,你通畅我就开车。

技术难度、政策壁垒或是投资者不看好飞车主因

2014年6月份的时候,Terrafugia公司创始人兼CEOCarl曾来到中国,拟将需求中国的合作伙伴,他谈到“Terrafugia目前正在进行第五轮融资,用于第一代产品的量产及第二代产品的开发。我很希望在此轮融资内有中国投资方的加入,将来也可将飞行汽车推向中国市场。”Terrafugia当时提出需求的“3000万美元”,这个价格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讲,动辄一个概念都可以实现,这个有自己产品样机的公司来讲,好像并没有实现,貌似投资企业对于这类概念并没有给充分的支持,当然它本身可能运营能力也很有限。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概念受到资本的重视,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于产品前景还是看资本的回报率,飞车在概念上的推广以及受到了技术和政策的双重限制,在技术领域突破如果足够的资金和研发能够突破,这些方面可能还不是重点内容。不过,在短期内存在太多的政策不确定性,在低空飞行领域能否放开,这些方面不是产品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成熟度就可变革的,还有关于安全、以及国家战略考虑的事情,综合起来,飞车的冷遇或许就是现状。

不过,最近看到“无人飞行器”的概念逐步盛行,也看到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可是涉足这个领域,相比,这种政策放开的空间正在扩大,也希望我们能够有着更多的看点。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