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无图NOA首秀:“驯服”8D重庆早高峰

0

25个月狂销百万,吉利银河用“爆款”体质证明了自己在主流市场的硬核实力。如今,它带着首款以“9”命名的旗舰SUV——吉利银河M9而来,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吉利全域AI造车的实力展现。

当AI成为汽车的“超级大脑”,吉利银河M9的开发始终锚定用户真实需求。

其搭载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方案、AI数字底盘等核心技术,从硬件配置到算法优化,从安全冗余的精密构建到体验维度的细致打磨,皆以行业最高安全标准为基石,为用户打造兼具安心与从容的驾乘感受。

每一处技术落笔,都藏着对“如何让用户更放心、更舒心”的深度考量。

吉利银河M9更是具备“全国都能开、有位就能停”的无图NOA能力与行泊流畅融合的“D2D”点到点辅助驾驶体验,为了验证这一实力,我们选定重庆早高峰这一“硬核场景”进行挑战。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研究院院长李传海也一同参与实测挑战,并讲解了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的核心优势:并非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在算法层面深耕全场景适配,将各类复杂路况特征深度融入AI学习体系;

亦非盲目追求功能覆盖,而是通过强化安全冗余设计,确保辅助驾驶过程如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般稳定可靠。

点击观看视频:车位到车位无图NOA首秀:吉利银河M9“驯服”重庆早高峰

在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下,吉利银河M9的辅助驾驶展现出近乎人类的操控逻辑。硬件上,激光雷达+视觉融合的感知方案,可远可近综合探测复杂路况,为驾驶决策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

软件上,吉利采用E2E端到端模型,可以通过语义理解辅助驾驶系统的学习及决策行为,整个“思考”与操作过程,如同经验老道的司机在掌控车辆,流畅且贴合真实驾驶场景。

连续跨层泊车辅助

车位到车位是本次重点挑战的功能。我们从立体车库的B4层出发,跨层通道狭窄、视野受限,要在此类弯道坡路丝滑上行,需系统实时判断车身位置与周边路况。

通过精准感知、低时延响应,结合道路特征识别及车辆动力学极限特征,构建螺旋坡道安全边界模型以规范车辆控制,最终让这台超5米长、近2米宽的吉利银河M9完美实现了连续跨层泊车辅助。

识别闸机完成通行

识别闸机并完成通行作为辅助驾驶的硬核考验,最能体现技术实力。吉利银河M9凭借3D OCC占用网格技术,精准建模识别各类形态的栏杆,再结合海量闸机数据训练与多场景实地验证,构建起强大的场景适应性。

实际体验中,无论是面对不同抬杆速度,还是临牌车需等待人工操作的情况,车辆都能稳定识别、从容应对,最终丝滑通行,用实力证明了其辅助驾驶实力的可靠性与成熟度。

绕行临停车辆驶入隧道

行泊功能的无缝衔接,让吉利银河M9从停车场驶入主路的瞬间便切换至领航状态,这份流畅感本身就是技术成熟度的直观体现。

而在重庆的复杂路况中,它的表现更印证了辅助驾驶“不仅要会走,更要会‘灵活应变’”的核心逻辑。

面对刁钻的隧道入口角度,加上两轮车占道导致的极小转弯半径,系统对动作幅度的精准把控、对最优路径的快速判断,最终通过“小角度绕行再迅速回正”的操作完成切入——这不仅是硬件与算法的协同成果,更展现了其对真实交通场景的深度理解:辅助驾驶从来不是机械执行指令,而是要像经验丰富的司机,在规则之内找到最稳妥、最高效的应对方案。

隧道弱网弱光领航

隧道内弱网、弱光环境,向来是辅助驾驶的“盲区考验”。但吉利银河M9通过传感器对车道线的精准捕捉,叠加陀螺仪位姿推算技术,形成双重保障——即便在信号中断、光线昏暗的情况下,系统也能实时修正车辆位置,始终锚定正确行驶轨迹,让每一次隧道穿行都稳定可控、顺畅无阻。

锐角弯通行

在锐角弯这类高难度场景中,吉利银河M9的辅助驾驶实力尽显。以30°左右的极限弯道为例,系统能提前识别弯道特征,结合对向车流变化实时规划最优路径,精准把控转向时机,实现丝滑通过。

这背后,是长达半年针对70°、50°、30°等不同角度极限弯道的专项模型训练,尤其对弯道盲区进行了特殊优化。

这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传递出一个核心逻辑:真正的辅助驾驶,不在于覆盖多少常规场景,而在于能否啃下像锐角弯这样的“硬骨头”——通过对极端场景的深度打磨,让每一次过弯都如老司机般从容,将“稳妥”二字刻进每一个细节里。

礼让行人

面对路上行人、车辆等交通参与者的不可预判性,吉利银河M9的辅助驾驶展现出的不仅是对本车安全的守护,更延伸到对周围所有参与者的周全考量。

当有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时,系统能瞬间捕捉到这一动态,提前预判其行进轨迹,随即平稳减速、精准停在安全距离外,直到行人完全通过才缓缓起步;遇到加塞车辆时,也会及时调整车速,为对方留出并入空间。

在人车混流的复杂场景中,它始终将保护弱势群体放在优先位置,无论是停车让行还是换道避让,既确保自身行驶稳定,也为周围交通参与者筑起安全屏障——这种“全域安全”的逻辑,让辅助驾驶从单纯的技术秀,变成了真正维护交通生态的“协作者”。

总结

吉利银河M9所搭载的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方案,在重庆早高峰复杂路况下完成实测,成功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多场景通行。其出色表现,实则是吉利全域AI赋能的直观体现。

它让车辆不再只是机械的出行工具,更像一个能理解路况、预判需求的“智能伙伴”——从车库到主路的顺畅衔接,到复杂场景下的稳妥应对,AI的渗透让每一段行程都更贴合用户的真实需求,也让“轻松出行”从期待变成了可感知的日常,这正是全域AI赋能最有价值的落地。

吉利AI技术布局始于2021年,通过联合阶跃星辰等生态伙伴打造的星睿智算中心2.0,以23.5 EFLOPS的综合算力为支撑,构建起“硬件算力+生态协同”的底层架构,为辅助驾驶系统的高效训练与快速迭代提供核心动能,这正是其跻身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所在。

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方案在车辆感知硬件、车辆控制与E2E模型的软硬协同、OCC占用网络技术与无图化规划决策的跨场景适应能力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使吉利银河M9的辅助驾驶能力呈现显著的第一梯队特征:面对重庆早高峰的复杂路况,无论是对锐角弯、隧道等场景的精准应对,还是对人车混流环境的周全处置,均充分印证了其高阶实用性。

显然,吉利银河M9已凭借实力证明,其能够满足用户对其作为第一梯队辅助驾驶系统的价值预期。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