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前后,雷总反复强调,YU7的辅助驾驶会升级到基于1000万Clips训练的版本。
什么是1000Clips?它对辅助驾驶有何作用?小米HAD的表现又有多大?今天这期视频带你了解。
点击观看视频:千万级Clips 训练出来的小米HAD,提升到底有多大?
什么是Clips?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辅助驾驶就是一场教机器学习人类开车的游戏。
如何教呢?简单点说就是给机器看大量人类开车的“范本案例”。那么Clips就是这些素材片段,它可以是一段连续时间内的视频或传感器数据,时长大约30秒到一分钟。
所以,Clips越多,机器就学得越多,那么表现就有可能会更拟人。
目前除了小米以外,已经明确官宣其辅助驾驶训练量达到1000万Clips车企也仅有小鹏、理想等寥寥几家。
表现提升在哪里?
首先,这个版本的小米HAD 给人的感觉要“聪明”了很多。
比如在选路的操作上,例如这样的左转,它不会盲目死板地去最左侧,而是会根据车流情况,快速选择对应的车道。
经过我们几十个路口的观察来看,小米HAD选道的逻辑确实是有迹可循的,主观感受是它会根据车道的车流量和速度来综合判断,所以它在路口前变道的概率相对比较高。
好处是,有时候它确实能够选道正确的车道,让你感觉很聪明;但有时候也会有摇摆不定的情况,需要优化。
第二点,是这套小米HAD的横纵向控制变得丝滑了很多。这也是端到端,尤其是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端到端,最拟人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味儿很浓”。
例如,像这样的绕行临停车,系统基本没有点刹和卡顿,虽然整体速度不算快,但是0延时就会让你感觉它够拟人,体感顺滑。
还有一个路口中的小博弈,在路口当中时,小米HAD限时跟随前车减速,前车离开后,再线性加速跟上。
有些辅助驾驶系统在这里可能会有点刹,因为右侧出现一辆想要并进来的车辆。但是小米HAD没有这么做,所以坐在车内体感很友好。
这样的小细节、微操恰恰能够反映辅助驾驶的能力和状态。
写在最后
1000万Clips训练量,确实让小米HAD进步了很多,但是它当然不算完美,还是有一些小问题有待优化。
例如,部分无保护左转路口,当有行人、两轮车这类VRU经过时,小米HAD就会变得比较保守,牺牲效率确保安全。但是在人驾的视角来看,它还可以更快一些。
再例如,这套系统在过路口时比较注重效率,但有时候也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所以方向盘会左右摆动、画龙。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需要重点优化的。
不过,不管是造车还是自研辅助驾驶,小米都算是“后来者”。作为后来者,能够下定决心、持续投入,并且取得进步,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