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卖产品” 到 “定标准”,奇瑞的出海破局之路

0

2025 上海车展的奇瑞展台,不同语言的交流声此起彼伏。

有人讲着“德味英语”讨论新技术,有人说着西班牙语询问价格,中东越野爱好者则调试着车机设置界面,寻找阿拉伯语选项。这些专注的身影,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他们都想亲眼看看 “中国汽车现在是什么样”。

点击观看视频:从 “卖产品” 到 “定标准”,奇瑞的出海破局之路

从 “看客” 到 “主角”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媒体奔赴法兰克福、东京车展,镜头里满是海外车企的新车型、新技术。而如今,风向彻底逆转,2024 年北京车展,3000 名海外嘉宾让奇瑞展台成了 “微型联合国”。

在2025 年上海车展,这个数字更达到了 5000 人,从欧洲汽车媒体到中东经销商,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奇瑞展台,期待着将要亮相的新车型,将要发布的新技术。

除了展台上丰富展品让大家“大饱眼福”外,奇瑞也没让这份期待停留在表面。

车展期间,奇瑞带着来自南非、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英国、沙特等多国媒体来到中国进行混动长测,走过武汉、湖州、杭州、千岛湖、黄山、芜湖等国内城市,让海外媒体长时间深度触摸中国混动技术的实力,真真切切的“开个过瘾”。

新出海的三级进阶

作为中国车企出口多项第一的保持者,奇瑞的全球化之路布局很早。

新出海1.0 时代“带着产品闯世界”,在海外建立最初的销售网络,但由于品牌认知度有限,海外消费者并不了解奇瑞。

新出海2.0 时代 “走出去建厂”。从巴西到印尼,从西班牙到中东,本地化生产,让品牌真正落地。海外研发团队、提供售前及售后服务,进一步塑造品牌知名度。

如今的新出海 3.0 时代,则是技术与标准的双重输出,从 “卖车”和“造车”转向 “输出中国方案”。

支撑这种进阶的,是一套因地制宜的 “本地化法则”,研发团队带着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等 “四个开发”理念走遍全球。

在中东,针对沙漠高温环境强化散热系统;在欧洲,为满足严苛排放法规重新优化动力参数;在东南亚,针对多雨气候提升车身防腐蚀标准。

2024 年与西班牙 EV MOTORS 的合作,更是标志性事件。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的首款产品——EBRO品牌S700下线,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首次在欧洲生产整车。

结合奇瑞的技术特长和EBRO的品牌优势,不仅让西班牙品牌 EBRO 重获新生,也让 “中国技术”以更贴近本地的方式被西班牙消费者认知。

混动技术的破局之路

在技术展示区,那一台台展出的发动机看似普通,却藏着 24 年的研发积淀。46.5% 的热效率、600Bar 高压直喷系统、32% 的 EGR 率,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次试验的成果,更是先进技术的体现。

这种技术自信,让奇瑞在 2025 年做出了更重要的举动 —— 发布《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提出 “全域架构与全维突破” 的技术主张,从 “技术跟随者”转变为 “标准制定者”。

写在最后

3月初,瑞虎 5X 成为继瑞虎 7 之后第二款 “百万出口俱乐部”成员。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 255465 辆,平均每 30 秒就有一辆 “奇瑞造” 销往海外,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球超1650万用户的选择。

但真正的全球化远不止于销量,在海外工厂雇佣当地员工,在中东市场推出耐高温特种车型,在欧洲推行符合严苛环保标准的生产流程,奇瑞正在用这些细节,一点点拼出中国品牌的全球形象。

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从建厂生产到制定标准,奇瑞的出海路,正是中国汽车工业从 “走出去” 到 “立潮头”的最佳注脚。当越来越多海外用户开始认可“中国造”的技术实力,属于中国汽车的全球化时代,才真正拉开了序幕。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