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轻舟智航CEO于骞:城市NOA将迎来iPhone时刻

0

“消费者将很快体验到更成熟的城市NOA功能,人与车的交互更加自然灵活,智驾体验更加舒适安全……就像当年从PDA迈入iPhone时刻,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这个功能,也会有越来越多主机厂将城市NOA作为非常重要的产品功能。”

城市NOA将迎来iPhone时刻,这是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在接受每日汽车电讯专访时作出的判断。

几天前,轻舟智航宣布成功获得数家头部车企量产定点合作,成为地平线全球生态伙伴中,首个基于征程5芯片完成BEV“超融合”感知和时空联合规划算法,并率先量产交付行泊一体智驾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借此机会,我们与于骞进行了一场对谈,关于眼下最热的NOA进城、智驾行业内卷以及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趋势,于骞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NOA进城

“现阶段所谓的辅助驾驶其实在车辆上的打开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大部分用户不会每天跑高速,所以高速NOA使用频率不高,真正高频的场景还是日常城市道路驾驶。”

基于这个判断,2022年轻舟智航确立了城区+高速NOA多方案并行的产品策略,同年底正式推出了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进入2023年,城市NOA突然进入井喷式爆发期,理想、小鹏、华为等头部势力纷纷宣布年内大量推送城市NOA功能,这也印证了此前轻舟智航的判断。

虽然关于城市NOA各家的定义不同,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不过在于骞看来,这是行业早期都会出现的现象,对消费者来说,名字不重要,体验才是关键,最终消费者都会用脚投票。而现阶段,行业也在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只是demo做的好看没用了,把城市NOA当噱头也站不住脚,大家看中的还是量产能力。”

于骞认为,在此之前,智驾功能只是产品配置表里的一个选项,有没有只是打勾没打勾的区别,消费者对此没有感知。

但是随着城市NOA的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智驾功能的体验效果,也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付费,“可能未来三年,如果你的车还没有智驾功能,消费者基本上不太会考虑(购买)了。”

眼下,正处在智能驾驶爆发的前夜,“就像当年从个人掌上助理(PDA)这种产品形态迈入iPhone时刻的跨越,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这一功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把城市NOA作为非常重要的产品功能。”

于骞判断,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会有更多车企推出高速NOA,头部的新造车则会大批部署城市NOA上车;2024到2025年,城市NOA的普及率和接受率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跃。

城市NOA是辅助驾驶的天花板,是无人驾驶的门槛,当城市NOA最终得以达到一定的渗透率之后,无人驾驶的大幕才会拉开。于骞认为,2028年到2030年,完全的无人驾驶的雏形会出现在某些地区,这一点海外市场比如美国,会比中国实现得更早一些。

性价比不等于低价

过去两年,智驾领域曾出现过堆料、比拼硬件数量的现象,在于骞看来,一个行业发展初期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智能手机、PC时代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一开始大家都会比内存、比芯片。

但是对于这种卷硬件的做法,于骞并不认可,“消费者买的不是硬件本身,而是功能体验,堆了很多硬件但是体验做不出来,是一种浪费。”

而且大量的硬件预装会造成很多问题,很多硬件还不成熟,功能也在迭代升级中,所以要真正实现用户价值,不能依靠简单的堆料。

堆硬件堆不出遥遥领先,同理,一味的卷价格也会对市场造成伤害,“我并不认可时下流行的‘卷’这个词,如果只是同质化的卷,一味的疯狂压价,并不健康。真正的卷,应该是通过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让硬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才是良性竞争。”

于骞认为,轻舟智航擅长的,也正是在有限的传感器资源和计算资源下,带来最好的驾驶体验,“这是基于我们对智驾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基于我们对传感器和计算能力的使用,以及底层的数据闭环能力实现的。”

所以,轻舟主打的高性价比,不是单纯的价格低,而是在同等价格下能提供更好的体验。

现阶段,于骞认为18万-20万左右的智能电动汽车,都能具备很好的智驾能力,并非只有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才能有领先的智驾功能,当然10万元左右目前也不具备把智驾做好的能力,因为“硬件压得太狠,很难把体验做好,而且买10万元汽车的用户,相比智驾,更在乎性价比。”

双赢

从2022年5月轻舟智航宣布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到2022年年底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轻舟乘风”方案的推出,再到如今获得数家头部车企量产定点合作,轻舟智航与地平线的合作效率可谓相当高。

在于骞看来,轻舟智航与地平线的合作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地平线本身拥有开放的生态和成熟的供应链,而在地平线众多合作伙伴中,轻舟智航也是很独特的一家,拥有算法和自动驾驶软件全栈能力。

作为地平线推出的国内首款量产级的百TOPS级高性能大算力车载智能驾驶芯片,征程5不仅拥有强大的算力,更能够帮助轻舟智航实现高性价比的目标,这意味着在智驾领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于骞透露,接下来轻舟智航还会与地平线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包括在未来的芯片平台上紧密配合,开发更具性价比的智驾产品和方案。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