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下一代车型将标配激光雷达。
文 | 阮锦程
以“聚焦全价值链气候行动”为主题的2021年沃尔沃汽车亚太区可持续发展科技日,近日在位于上海的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部举行。
活动内容包括论坛、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技术展及研讨会等活动。超过18000名供应商代表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到今年的活动及交流之中,例如现场有众多供应商围绕着电池及充电区、金属区和可循环材料区三个主题展区。
汽车行业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的7.3%,是全球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所以汽车行业的碳中和刻不容缓。
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过去我们致力于守护所有交通参与者和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在,沃尔沃将以同等的态度来守护地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短期目标是从2018至2025年,每辆沃尔沃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40%,并降低整个价值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尾气排放降低50%,全球供应链排放量降低25%,企业总体运营排放量降低25%。
为此沃尔沃亚太区有很多实际行动,包括重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供应商及经销商,共筑低碳环保的价值链;优化车辆设计,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探索更多可持续材料概念及应用等等。
例如成都工厂自2020年起已使用100%可再生电能,包括65%水电和35%风电,成为中国首个实现电能碳中和的汽车制造基地;2021年起大庆工厂实现100%可再生电能的应用,包括83%的生物质电和17%的风电。
科技日当天,还有一场寰球汽车和沃尔沃共同主办的“一辆未来汽车的标准是什么?”主题论坛,现场参与的专家可谓“豪华阵营”:
经济学家管清友,独立财经评论员、经济学家叶檀,英伟达中国区自动驾驶业务总经理刘通,宁德时代海外乘用车事业部执行总裁沈峰,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等等大咖。
叶檀指出:“智能化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安全,二是效率”。数据显示,目前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比达到95%,安全成为智能化解决的首要问题。叶檀认为:“智能化汽车将通过互联设施预知道路情况,从而对车辆做出及时调整,通过预调节提升通行效率。”
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指出,当前所有汽车相关的企业都在努力定义新汽车的样子。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化和绿电化(可持续),一定是核心定义元素。
在可持续的道路上,大家没有后退选项。“可持续之路早晚要走,早走早主动”。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表示:“V2G是一个当前充电领域最为前瞻的技术储备”。当车连接到充电网,A车的电可以流向B车,B车的电可以流向工厂,工厂的电可以流向电网。
在很多的工业园试点,厂房顶的光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流向汽车、流向工厂、流向电网,让新能源的应用在局域网内实现更多的消纳,依靠V2G技术调配,汽车储能、充电网调度,可以实现新能源的就地消纳。”
未来的汽车怎么样?各个品牌还是探讨中,但沃尔沃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
沃尔沃的下一代车型将像标配三点式安全带一样标配Luminar激光雷达和超级人工智能计算机,软硬兼施为未来的高度自动驾驶做好准备。
激光雷达被认为是道路行车安全决策的基础,未来的沃尔沃汽车配置激光雷达,再结合自动驾驶软件、摄像头、雷达,以及为自动驾驶所配备的支持转向、刹车和蓄电池与电源等功能的冗余系统。
沃尔沃汽车是首个提出全面电气化战略,并率先告别单一内燃机车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其目标是到2025年公司全球年销量的 50%是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