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通用旗下的奥兹莫比尔Toronado是史上第一辆搭载驾驶员安全气囊的量产车,1988年,保时捷944首次在驾驶员安全气囊之外,配备了乘客安全气囊。气囊,这种现在看来对汽车安全至关重要的配置,仅是把它从主驾驶同步到乘客区域,时间跨度就是15年。
其实安全气囊的想法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已经有了,80年代后安全气囊技术已逐渐成熟。然而还是可以看到,在技术和想法的瓶颈得以突破后,普及的时间依旧漫长。
所以在汽车上,一个好的idea,从提出到落实究竟会有多难?前些日参加了福特优行大学生创新挑战赛(UCAN)的决赛活动,路演现场看到了参加比赛的大学生团队很多有关于汽车上开脑洞的想法,比如车侧开门预警、车顶安全气囊等等,即有趣又有用,这些好的创意都十分难得,然而将它们具体落地却都不容易。
比如本次UCAN项目的第二名,由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Mimosa Team凭借”机器视觉-让出行多只’眼'”项目夺得。通过道路水深预测与报警装置,预测车辆前方积水路面的深度,并将车辆是否能够安全驶过积水路面的结果和如何通过的方案一起反馈给驾驶员,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在项目初期,是仅仅只做一个水深预警装置,当凭借这个项目去寻求合作的时候,被人直接拒之门外。而几次的大学生创业挑战赛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项目的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期。
就是在参与福特UCAN长达半年的过程中,专业的导师与丰富的资源,给了他们一次充分成长的机会。在林老师的建议下,他们转变方向,从单一的产品装置转向一个完整的系统上,从头再来。最终这个项目转变为一个服务于驾驶员的整体系统,包括水深预警、避障装置等等。这个完整而落地的创新系统,换来了一份合作意向书。胡国栋谈及福特UCAN表示:”如果没有福特UCAN的帮助,我的项目可能直接死在脑海中了,连走出去和世人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福特UCAN从2018年启动,已经共有来自全国15个城市、60所高校的165个项目报名参加。大赛共招募了112位专业导师,开展了25场校园活动,举办15场线上主题课程,赋能17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超过700小时的培训辅导。这些,都将成为默默推动中国创新青年前进的一股力量。
在这些创新青年成功项目的背后,离不开福特UCAN的贡献。福特UCAN意味着”YOU CAN”,这种精神,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是青年一代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也是福特品牌核心创新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