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苏州参加一场2018款广汽本田锋范的活动,顺便试驾了这一款“新车”。再结合自主品牌近年的进步神速,像锋范这类曾经的合资网红入门轿车相比自主优势在那里?
如果时间退回到10多年前,这类车身尺寸介于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之间的三厢轿车,曾经是市场上最热门的车型,其在车市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紧凑级SUV那样火热。
很简单,当年自主品牌实力还真不行,造出的车不仅看出来与合资有差距,开起来差距还很大。而中国人最喜欢,或者能买得起的合资车型就是售价10万元以下的锋范、威驰,以及后来的大众桑塔纳、捷达之类。
2018款锋范有何变化?
2018款锋范于今年6月上市,新增型动版、型动Pro版,全系售价7.98~10.68万元。型动Pro版新增了LED大灯和LED雾灯,内饰方面为前空调出风口增加了银色涂装,针对仪表盘和指示灯颜色进行了升级。
不过通常在厂家宣传手册上看到的几大科技部件,例如LED大灯、VSA车身稳定系统、HAS斜坡起步辅助、ESS紧急刹车辅助等,只有10.68万元最高配车型上才会有。其它车型看起来与2017款并不有多大差别。
锋范有那些优势?
与飞度(GK5)同款的1.5L缸内直喷自然吸气引擎,肯定是锋范的最大亮点。输出高达 131 马力和 155Nm,这是什么概念?不仅大幅领先日系和大众等竞争对手,与自主品牌同排量引擎相比优势更明显。
所以开锋范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动力充沛,配合上那副效率奇高的 CVT 变速箱,从起步到破百的加速都源源不断,而且还能加92号油,油耗还不高。我能说作为“核心科技”的引擎技术,自主品牌与合资的差距还是很大么?
另一个锋范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是空间。
本田从第一代飞度开始惯用的“MM”设计理念,尽管轴距只有2600mm,但它的后排脚部纵向空间却比很多卡罗拉级别紧凑级车型还大(当然横向空间较小)。在此基础上它的尾厢空间还达到了536L——正常打开后有 485L,下层的暗格还能提供额外的 51L。
不过又扯出了另一个话题,如果同样价格用来买自主品牌,10万元已经差不多买到哈弗H6了。所以说,合资品牌真不要与自主比尺寸和配置,会输得很惨。
买锋范还有那里值得留意的地方?
合资品牌车型的底盘相比自主还是有优势,基本上就是说能不能把舒适和“好开”结合得很好。很多自主品牌的车把悬挂调软,加了一堆隔音材料,慢慢开挺舒适的,得开快也就不行了。
锋范虽然动力与平台与飞度有很大关系,但开起来与飞度有不同的地方。首先是三厢设计车身前后重量分配更平衡,所以锋范在弯中的操控性虽然不及飞度灵活,但稳定性和舒适性却要更胜出,反正我是更喜欢锋范的驾驶感。
飞度的 1.5L 引擎虽然动力强劲,但加速时噪声也不小,欠缺德国对手那种高档感,锋范在急加速时引擎噪声还是不小的,但锋范加入了更多的隔音材料,所以安静性是比飞度提升了一些。
不过本田的底盘,在行驶质感方面往往逊色于同级合资品牌,欠缺高级感。但在“好开”这一层面上本田倒是有优势,甚至你能从中找到一点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