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解放双手之后,驾驶好像变成了无需技术的娱乐

0

就怕乘客喝多了跟自动驾驶抢方向盘啊。

文 ▍眠咩咩

乌镇的互联网晚宴已经吃完两天了,大家就别惦记了。至于大佬们喝了啥酒我们也不关心,反正他们到底是达到酒驾还是醉驾的标准,都一定是有司机送回去的。

但是未来还用担心酒驾这事吗?

饭局上,大佬们因为喝酒,顺便就和李彦宏谈起了自动驾驶这事。在他们的玩笑话中,透露出自动驾驶的一个应用场景:人在车内喝酒,不需要再担心查酒驾。说不定以后自动驾驶普及了,大街上真的就没有拿着酒精测试仪的交警了。

如果能够合法上路,百度的自动驾驶投入实际场景的应用大概还要两年。但是深圳的公交车司机已经开始紧张,因为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已经在福田保税区试运行。虽然它还是需要司机在必要时进行接管,但对司机们来说,失业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现在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除了民众的接受度,技术的发展限制,最多不过是采集的数据量是否足够。封闭场景内的自动驾驶数据是不能满足实际上路的需求的,但是现在这些巨头企业已经把测试路段放到了美国的公众道路,等到咱们国内法律支持的时候,没准我楼下也能有测试车辆。

如果是像Waymo的态度,认为绝对不可以把驾驶控制权交给人类,所以采取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话还好说。但要是这样随时能由人类接管的辅助自动驾驶,万一驾驶员真喝高了可怎么办?方向盘到底在谁的手里,执法人员又该怎么区分、执行呢?

技术和法律仍需完善,到了它们真正完备的那天,在驾驶这件事上,人类的双手可以说是彻底解放了。既然不需要驾驶员,似乎也就不需要考驾照,驾驶就变成了一项并不必需的技能。

我记得科幻电影里,自动驾驶的车辆都是行驶在固定的道路上,有设定的速度,不能超速,没有超车。热爱驾驶的老司机们,未来还能从驾驶中得到快感吗?想象一下,没有飙车,安分守己的世界?

不需要考驾照,又不能去实际道路感受速度,好像就回到了小时候常去的游戏厅,坐在赛车游戏那里的时光。不过现在的技术也发展到了一定水平,VR不仅仅是用来看片,拿来替代开车的感受也不错。戴上特制的设备,握着和真车同样手感的方向盘,踩着油门轰到底……在VR的世界,还能毫无危险的体验一把五连发夹弯。

认识一位做VR驾驶的小伙伴,在研发期间就去他们的办公室参观过未完成的设备,今天还参加了他们的发布会。如果李白穿越到现代,戴上这样一套装备,估计写不出“银鞍照白马”了。不用真正开车,却有同样的感受,连不同车型推背感的微小差异都一起复制过来,为什么要执着于在大马路上危险驾驶呢?

不仅是为消费者提供娱乐功能,51VR这次推出的Cybertron-Zero产品是针对车企,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可视化交通环境模拟、传感器数据仿真,用于训练自动驾驶系统。对企业来说,也算是个减轻研发成本的方式。

我觉得,把驾驶从技术变成娱乐,对于不靠谱的人类司机来说,其实挺靠谱的。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