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名山上行人稀,常有车神较高低。如今车道依旧在,不见当年老司机…”
“昨晚我在秋名山输给一辆五菱宏光,他用惯性飘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修楼房漏水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跟他说一声,礼拜六晚,我会在秋名山等他…”
改编自《头文字D》中人物高桥启介所言的这个段子捧红了五菱宏光,让它成为了网络世界里的神车…是的,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把很多曾经的神物变成了网友们娱乐消遣的谈资。
所以神车也只是暂时的,AE86是暂时的、藤原豆腐坊是暂时的、甚至藤原拓海也是……但是我觉得有两样东西在汽车的世界里永远是值得朝圣的。
一个叫做漂移过弯,还有一个叫做秋名山,所以我今天决定和你们聊一聊这座山的事儿。
“秋名山的真名叫榛名山”,这不是一句绕口令,而是事实。
所谓“秋名山”其实是漫画作者重野秀一对于榛名山的艺术化称呼,日文中更换了片假名:“ハシバミ名山”,榛名山位于日本关东,北部群马县的上毛三山之一。而电影版《头文字D》也真实取景于此,三公里四个五连发夹弯也确实存在。但文章至此,对于秋名山的解释就结束了吗?
显然不可能,但是如果我们想继续好好聊这座山,那么地理知识可能得先放一放,不聊点《头文字D》和“排水渠过弯”,真的好意思吗?
要聊秋名山,就不能不说下《头文字D》这部神作。在聊这部讲述山路飙车漂移的动漫之前,还是有必要先了解下其创作的背景:日本的飙车和漂移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山路,而起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二战结束后不久的广岛逐渐开始重建,一群富裕阶层的年轻人除了在一起玩一起泡妞外实在没事可干,于是玩起了身边常见的摩托车,并有组织的进行飙车活动。
而到了80年代,类似的飙车族开始壮大,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会玩的人不仅参与飙车,还参与一些社团的非法活动,飙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与展现社团实力的一种手段。
但在《头文字D》中的这帮人其实属于第三种了,是纯属为了乐趣,这类人实际上是非常有意思的,平时白天他们都有各自的正当职业,医生、厨师等等,但到了夜晚,便会回家拿自己精心打造的改装车出去PK,追求速(Zhuang)度(Bi)的快感。
随着这类飙车活动愈发频繁,车祸率和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在上升,于是日本警察厅开始了交通大整治。玩乐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稀少,寂寥的盘山公路是不多的选择之一。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找一条山路基本毫无难度。
两车对飙,自然会有胜负。但一人上路时,上下山花费的时间就成了标准。在不断刷新下山时间的过程中,一些人发现:若计算轮胎消耗,试着让车子在不失速的情况下横向通过,出弯后的速度会比那种规规矩矩的刹车降档走线过弯快很多,能够减少下车时间。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简直又帅又刺激…于是乎,不久后这种让轮胎主动失控,造成车子滑移然后再反打方向令车子在整个弯道中横行的动作有了一个称呼:”漂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