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M、AMG一样,i和EQ,分别是宝马和奔驰的子品牌。
M和AMG,分别代表了宝马和奔驰的,传统燃油车高性能版本。
▲ 左:宝马M Logo;右:奔驰AMG Logo
而i和EQ,既跟传统燃油车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不是什么高新能版本,分别代表的是宝马和奔驰的,电动车版本,(Ps:前方高能)以及囊括了,未来出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分时租赁、自动驾驶等等。
▲ 左:宝马i Logo;右:奔驰EQ Logo
时间:“奔”未生时“宝”已经老
早在2011年2月,宝马就率先在德国总部正式发布了,代表电动车和未来出行解决方案的全新子品牌——i;
同时,宝马还公布了拥有插电式混动版本和纯电动版本的、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的i3(城市小车)、i8(超跑)概念车,并且给出前者2013年、后者2014年正式上市的进度条。(Ps:宝马都如约上市了,不像特斯拉~)
▲ 左:宝马i8;右:宝马i3
奔驰则是要今年9月,整整晚到了5年多,才在法国巴黎车展正式发布了,代表电动车和未来出行解决方案的全新子品牌——EQ,以示与宝马抗衡;
同时,奔驰还公布了一款将采用全新电动车模块化平台生产的,简称EVA平台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支持无线充电的、纯电动的,概念车GenerationEQ(SUV),并且给出2019年量产的进度条。
▲ 奔驰Generation EQ
亮点:你碳纤维,我平台(全新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除了电动车和未来出行解决方案,如果要继续挖坟,在宝马i和奔驰EQ上,分别找到它们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前者的“全碳纤维车身”,和后者的“采用全新电动车模块化平台,简称EVA平台”。
先说说宝马i的“全碳纤维车身”。Whatever,当我们谈论起电动车续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总是电池,其实,跟电动车续航息息相关的还有车重。
怎么说?除了电池技术问题外,车身重、电池重,是导致了电动车续航短的直接原因!而如果解决车身重的问题,电动车续航问题其实就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而“全碳纤维车身”则拥有了质量轻(比铝还要轻30%)、强度大的两大优点。它不像“全铝车身”,虽然质量减轻了,但是强度不够大。
▲ 宝马i3“全碳纤维车身”就是这么轻!
但是,一般这样完美的材料,成本贵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宝马已经为此投资了好几亿美元,并且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
再说说奔驰EQ的“EVA平台”,它是一个完全为电动车而生的全新模块化平台。
跟普通模块化平台一样,EVA平台具有很强的拓展性,能够广泛适用于轿车、SUV、MPV等众多车型;
并且,模块化平台还有一个优点,那就能从结构上实现轻量化,这对电动车来说很重要。(上文在分析宝马“全碳纤维车身”时,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总之,就目前而言,宝马i和奔驰EQ在对待电动车轻量化的问题上,前者更偏向材料,后者更偏向结构。
规划: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无论是宝马i和奔驰EQ,在未来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它们也会渐渐将覆盖到目前传统燃油车的全系车型上。(Ps:宝马7系的i版本目前已经发布)
只是,说到这里,如果你平时爱刷汽车新闻,可能会略感懵逼。
比如宝马之前不是也有MINI E这样的纯电动车,奔驰不是也有Smart的纯电动版吗?那么,它们跟宝马i和奔驰EQ又有什么关系呢?
▲ 奔驰Smart纯电动版
▲ 宝马MINI E(纯电动)
无论是MINI E,还是Smart的纯电动版本,它们都是处于实验阶段的车型,可以这么说,只有当它们有一天纳入了宝马i和奔驰EQ的队伍,那才代表它们已经毕业。
而且,你不要忘了,宝马i和奔驰EQ还代表着未来出行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更大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