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2010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车联网世界未来到底怎么玩? 6月7日上午,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嘉定举行了开园仪式,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综合性的测试场地和功能要求,这也标志着作为全球测试功能场景最多、DSRC和LTE-V等V2X通讯技术最丰富,覆盖安全、效率、信息服务和新能源汽车应用等四类领域的国际领先的封闭测试区(一期)正式投入运营。
此次开放的一期测试场地,建设了1个GPS差分基站、2座LTE-V通讯基站、16套DSRC和4套LTE-V路侧单元、6个智能红绿灯和40个各类摄像头,整个园区道路实现了北斗系统的厘米级定位和WIFI的全覆盖,完成了隧道、林荫道、加油/充电站、地下停车场、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圆形环岛等模拟交通场景,可以为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和V2X网联汽车提供29种场景的测试验证。
活动现场,上汽、通用、沃尔沃等整车企业和清华、同济、吉大等高校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博世、东软、中科院等开发共25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网联汽车率先入园,测试复杂环境下的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其中上汽集团无人驾驶汽车演示了车道保持、自动换道、自动调头和自主泊车等功能。
当天出席开园仪式的单位有国家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委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经信委、嘉定区政府、清华、同济等知名学府、以及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公司等领导和产业业界翘楚。同时,还有来自包括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共3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崭新的历史时刻。
中国未来汽车的“摇篮”为什么会落户嘉定?上海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在会议上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大摇篮,嘉定除了具有科研资源丰富、产业化空间大、产业配套强、金融业发达的优势。同时正在建设全球最具形象力的科创中心,未来将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的承载区,并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
根据最新规划,嘉定将依托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网联汽车示范基地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为核心突破口,进一步将嘉定打造成为国际化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和独一无二的“中国汽车之都”,并以此引领未来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同时,更偏重人才、技术、服务、文化等“软要素”的嘉定新型汽车城市,更将成为全国汽车产业乃至城市的转型标杆和示范基地,从而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的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全面升级与绿色发展。
据了解,上海国际汽车城将计划到2020年,打造出覆盖整个汽车城10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性典型城市的示范区,并探索连接与虹桥枢纽的共享交通走廊,这意味着中国的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汽车从国家战略高度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此次揭牌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测试与研究基地”也将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的承载主体,推动相关产品、技术标准走向成熟。示范区目前正在承担和进行中的国家重大专项、上海市级重点项目18项,涉及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规范制定等多个方面。
同时,作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试点城市,将以嘉定为中心布局汽车全产业链过程中独具前瞻性的一步,围绕嘉定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汽车产业的产业结构,嘉定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的国家级“孵化器”。而上海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领跑者,搭建了一个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区域有效、权威、深度的交流合作平台,今后将承载着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为未来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集聚汽车、电子、通讯和交通等行业资源,进一步发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先行先试、跨界融合、合作共赢的第三方公共平台作用,为此,早在今年1月15日示范区已着手筹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UIC”)”。首批发起单位有60家成员,包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15家科研机构,上汽集团、沃尔沃等18家整车企业、清华等4家高校、博世、大陆等5家零部件,华为、大唐、东软等11家IT及软件行业,移动、联通等3家运营商和EVCARD、驿动等4家交通示范企业,组成国内行业跨度最大,技术最前沿,最权威的伙伴组织。未来联创中心将承担示范区开放测试认证、高层次人才集聚、产业孵化加速器、资本对接服务、公共实验检测、联合办公会议展示以及大数据采集应用分析七大功能。未来,联创中心将搭建开放性平台,建设公共实验室,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制定标准规范,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当天还举行了“第二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测试与研究基地”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研究中心”,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双双揭牌。与此同时,会议还宣布了,国家顶级科技赛事—中国国际智能汽车大赛将落户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验证性平台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发展。
智能汽车在沪将“四步走”
自2015年6月,工信部批准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建设。今日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测试与研究基地”后,未来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在沪已明确将完成“四步走”规划:
第一阶段是封闭测试阶段,目前正在进行中。即在嘉定汽车博览公园、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等5平方公里范围内,测试车辆达到200辆左右,封闭道路15公里,模拟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城市+乡村试跑状况;预计今年年内将进一步完善通讯网络、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演示场景增至50种,为智能网联以及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最终进入城市综合示范区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放道路测试阶段,即从今年9月到明年底,将围绕汽车城核心区博园路、墨玉南路等36个模拟封闭交通场景,实现1000辆车在27平方公里面积内73公里左右的车辆上路实测,最终实现国内首个功能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阶段从2018年到2019年底,则将开始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试验。即测试示范区的面积将从安亭汽车城核心区的基础上拓展至安亭镇全区,5000辆车试跑包括高速路在内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 基本建成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与要求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区域性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区域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产业基地。
最后第四阶段到2020年,真正在沪建成示范城市及交通走廊。以安亭到虹桥枢纽为中心,10000辆车的示范道路累计增加到约500公里,建设两条共享走廊将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形成闭环,最终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初具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智能网联时代正在到。纵观国际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模式,美国、欧洲、日本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主要由政府推动,尤其是与网联化相关的领域,政府从交通环境构建的角度,为智能汽车发展和快速应用建立良好的环境,这是国家布局智慧交通产业升级所具有的高度和前瞻性,符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荣文伟说。
实际上,正如新能源汽车给了中国汽车业全球超车的机会,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也给了中国新机遇。由于随着全球汽车产量、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能源、环境、安全及交通拥堵带来的挑战日益显现,在这一背景下,智能化、信息化、低碳化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地区已纷纷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比如:美国已提出《ITS战略计划2015-2019》,并计划在10年内投入40亿美金支持,由硅谷和底特律两大阵营引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取得一定成就;欧盟提出了《ITS发展行动计划》、《Europe 2020》、《欧盟未来交通研究与创新计划》等系统规划,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奥迪、奔驰、宝马、大众、博世等德系车企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中坚力量,在欧盟国家地区已有一批示范应用;日本提出《世界领先 IT国家创造宣言》,并启动SIP (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计划,丰田、日产和本田等6家车企和电装、瑞萨电子和松下等6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已达成协议,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而在我国, 国家《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明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初步发展:上汽、北汽、长安等本土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自动驾驶演示;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汽车行业,涌现了百度、上汽阿里、LeSee 汽车、Foxconn &Tencent等企业;同时国防科大、军事交通学院等科研院所也积极开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专项也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予以大力支持。不过,尽管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展示层出不穷,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包括传感器件的不完美性、事故关注度对于可靠性的高要求、复杂路况以及法律壁垒等都将成为制约因素。因此,针对这些产业化和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成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进行关键技术测试验证并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运营以普及公众教育,评估自动驾驶对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为自动驾驶政策法规的设立提供依据,其必要性和不言而喻。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将着力打造前瞻、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六大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配套和服务环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技术研发、标准规范研究制订和产品技术检测认证的主要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展示发布和交流合作的主要窗口,以及相关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人才高地、产业资本的主要集聚地。发挥上海优势,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产业升级,打造国际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荣文伟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