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商业评论》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益轩奖颁奖典礼商,《汽车商业评论》的总编辑贾可老师提到了“中国土豪多,企业家少”。
土豪和企业家的差别是什么?企业家有担当,有洞察,有爱心,为社会分担忧愁,同时给企业带来品牌的向上力。归结起来,企业家比土豪更有竞争力。
对贾老师的理解,小编深以为然。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在实现自身盈利,即对员工负责的同时,不忘记给社会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事伸出援手,通过无论大小的善举,将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的责任融入经营理念当中。这样对自身的品牌附加值也是极大的提升。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66%的全球消费者愿意为致力于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付出更高价格,比上一年高出11%;65%的消费品零售额来自于那些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广告宣传的企业,而在产品上添加环保或天然标识,为企业带来的销售额增长达到了7.2%。
汽车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高收益的行业,仅仅带动地方就业是远远不够的。各大厂家也都深谙此理,在环保、教育、扶贫等领域都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在全社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经过多位嘉宾的演讲和多轮圆桌讨论,我们对公益活动的“现象与本质”有了更多了解,也对企业社会责任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公众权益意识提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等新挑战进行了讨论。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专家委员会共计收到40多项申报案例,涉及教育、体育、文化艺术、社会关爱、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各个领域,最后评选出2015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大奖益轩奖1名,企业奖4名,人物奖1名,案例奖7名,提名奖6名。
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凭借一年内开展的“捷豹青少年足球发展项目”“路虎关爱无止境-青少年视力关爱项目”“一千零一个梦想”等多个项目,荣获2015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大奖益轩奖。
他认为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目前的趋势是:从慈善事业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三方面的平衡统一,商业目的以及共享价值的转变;从团队建设志愿活动到以技能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员工发展的转变;企业对企业的合作——建立在独特的贡献以及在核心竞争力和技能上一致性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责任变得具有创新性,不局限于准则方案以及特定原则;带动客户参与;用大数据以达到更好的社会公益目的;更大的透明度。
此外,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雷博士荣获2015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先锋奖,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及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分获2015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年度企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