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用车来说,省油向来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头等大事。
汽车行业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摸索更好的省油解决方案。
日系车曾靠着小排量和轻量化带来的省油能力,大受追捧。
到了现在,比亚迪的DM-i则从插混的角度切入,成为了当下的省油代表,而搭载了DM-i的秦PLUS也成为了10万级家用车的销量霸主。
可省油这件事仍无止境。
接下来马上就要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6,又为省油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算力,也就是用AI的方式省油。
近两年伴随着AI的快速发展,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但用AI的方式去省油,听起来是很先进,那么实战起来到底靠不靠谱?
为此,我们专门找来了比亚迪秦PLUS和吉利银河星耀6,通过百公里实测看看究竟是传统混动省油厉害,还是新兴的AI省油技高一筹。
点击观看视频:靠脑子也能省油?银河星耀6与比亚迪秦PLUS勇闯上海最堵上班路!
挑战百公里上海早高峰
堵车时,发动机频繁启停,十分给油耗上强度。
上海作为全国知名的堵城,我们自然要将它的堵充分利用起来。
所以这次测试我们从上海北面出发,贯穿整个南北高架,经过外滩周边,全程100公里左右,完美覆盖了上海早高峰最恐怖的拥堵路段。
面对这样百公里级的恐怖拥堵,星耀6和秦PLUS的油耗表现到底谁更好,一试便知。
出发之前,为了保证测试的绝对公平,我们统一了所有变量:
两辆车都是馈电、满油状态,电量保持在30%,关闭了所有的强制保电或AI保电功能,空调统一24度自动。
驾驶模式上,星耀6设置为智能驾驶模式,对应的,秦PLUS设置为舒适驾驶模式。
当天的天气在30摄氏度左右,阴天,偶尔下一阵小雨。
这里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这场挑战对于星耀6来说,其实挑战更大。
星耀6的车长达到4.8m,整体尺寸比秦PLUS大了一圈,同时星耀6还搭载了Flyme Auto座舱系统等更多智能化配置。
因此,相比秦PLUS,星耀6其实天然就有更大的能耗负担。
既然能耗负担天然更大,那么省油策略自然就要更加精打细算。
星耀6背靠吉利的星睿智算中心,不仅可以根据当下的路况优化能耗,还能够提前“感知”前方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路况变化。
比如,当星耀6预判到前面2公里要开始堵车时,它现在就会选择更高效的路径,提前把电池电量维持在最适合拥堵路况的区间;
或者知道前方马上有个长下坡,那么现在就会调整策略优先用电,把燃油省下来,等着下坡时用动能回收再把电充回来。
总的来说,星耀6可以根据当下和未来的路况,以及驾驶者的驾驶习惯,更自动化的、更聪明的省油,不用驾驶者再刻意控制自己的脚法。
相比于星耀6综合当下和未来的情况进行全盘规划,秦PLUS的DM-i则更专注于当下。
它很像个聪明高效的“实时能量管理员”,能根据油门深浅、车速快慢和电池电量等,瞬间决定是该纯电驱动、还是发动机发电驱动,又或者油电一起上,总之是要让发动机和电机始终处在最高效的工作区间。
此外,秦PLUS其实也有类似星耀6的AI能耗管理,可以根据导航、环境和车辆状态,实时优化能耗,只不过秦PLUS的省油核心还是在于比亚迪那一套已经千锤百炼过的DM-i系统。
在实际驾车中,我们发现星耀6和秦PLUS的驾驶体验也有很大差异。
秦PLUS在馈电状态下,深踩油门时动力响应经常慢半拍,发动机介入时的噪音也会明显变大。
同样状态下,星耀6的动力响应则会比较跟脚,发动机的噪音也不会让人觉得明显变大,同时刹车力度和动能也更线性,乘坐时会更不容易晕车。
经过百公里上海早高峰的实测之后,秦PLUS的成绩是3.5L/100km,星耀6的成绩则是2.9L/100km。
就这一成绩来看,秦PLUS和星耀6的成绩其实都非常不错,而星耀6在尺寸更大、耗电的智能配置更多的情况下,还做到了2.9L/100km的更低油耗,表现无疑就更加好了。
AI省油果然不是在炒概念,而是实打实的能力,并且车主也能在日常用车中实实在在地省下一大笔油钱。
写在最后
AI的发展、算力的提升,让油耗又有了更多的下降空间。
伴随着AI在更多车端的布局,省油也或将从传统混动驱动迈向算力驱动的全新阶段。
由此,大家在选车时也不只是选一个机械的省油工具,而是在保证体验毫不妥协的同时,选择一位懂得思考的伙伴。
它能理解路况,更能预见需求,在“响应式省油”的同时,还能做到更聪明灵活的“预判式省油”。
这对于驾驶者来说,省油也不用再刻意地练习脚法,不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都能更轻松地实现低油耗。
对于星耀6的AI省油和秦PLUS的传统混动省油,你更看好哪一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