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爆棚的奥迪和上汽,AUDI“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0

AUDI E5 Sportback上市半小时,大定就突破了10153台,其中带有quattro四驱的顶配和次顶配大定超过了50%。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磕磕绊绊了这么多年,奥迪还从来没打过这么痛快的首战。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在E5 Sportback上市后的群访中一表雄心,说奥迪要重现当年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那种开拓精神。

同时,宋斐明还说E5 Sportback结合了德系豪华基因和中国智能技术,目前在市面上并没有直接竞品。

AUDI作为上汽奥迪旗下的拳头品牌,上汽也摩拳擦掌、踌躇满志。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说AUDI“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看起来,奥迪和上汽这次联手,对AUDI所在细分市场是志在必得。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与上汽这次在操盘 AUDI 时展现的雄心与自信,并非有点成绩了就大喊口号,而是源于他们对当下中国新能源激烈竞争从心态到行动的全方位重塑与适应。

陶海龙说,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在中国市场,技术和需求的变化由本土驱动,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认清这些变化,并务实地寻找解决方案。

没错,透过E5 Sportback,我们能看到奥迪和上汽,特别是奥迪尤其务实的一面。

开发上,AUDI德国团队和中国团队24小时接力,用24个月就把E5 Sportback给开发了出来,非常不传统品牌,尤其中国速度。

定价和配置上,官方指导价26.99万起就能给到奥迪最灵魂的quattro四驱,诚意非常足够。

甚至在发布会上,奥迪还在表态“主动学习融入中国市场,并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最重要的一员”,将姿态放得空前低。

不过,奥迪也没有被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牵着鼻子走。

这款看起来完全不像奥迪的E5 Sportback,其实内核处也有很奥迪的思考。

宋斐明表示,还没有哪个新能源品牌能够真正融合德系工程的积淀,将传统和现代技术完美融合,目前只有奥迪能做到。

总的来看,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奥迪的野心很大,信心很强,并尝试在E5 Sportback旗开得胜之后,继续顶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战火纷飞,一鼓作气打一场全面胜仗。

至于这场全面胜仗怎么打,在群访中,上汽和奥迪的高管向我们阐述了更多的思考。

访谈内容摘录

以下是上汽和奥迪高管访谈QA重点内容摘录。

高管包括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施鹏泽(Stefan Poetzl),上汽奥迪营销事业副总经理谢施奇。

媒体:半小时订单公布后,现在订单数字有什么变化?是否达到各位领导预期?

陶海龙:上市半个小时,E5 Sportback订单已突破10,153台,这个数字应该说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正全力加快生产与交付流程,让预订客户尽快提车。

配备quattro的两款车型(先锋quattro型和旗舰quattro型),在订单中的占比非常突出,超过50%。此外,晨曦紫车色备受用户喜爱,它在预售中的选择率高达35%。

只要潜在客户愿意深入了解并由AUDI奥迪管家进行产品讲解,转化率就非常高,个别门店甚至达到30%。这也反映出E5 Sportback的产品力与豪华品牌本身具备的独特吸引力。

媒体:对合资品牌来讲,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复制了“美美与共”的路径大家都能取得成功?

宋斐明:“美美与共”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落地执行。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拥有奥迪近120年的品牌积淀,以及大众集团和上汽集团长达40年的深度协作经验。

我认为这正是关键所在,我们有着清晰的共识,要共同创造新事物,重现奥迪当年进入中国市场时那种开拓者的精神。40年前,我们以先锋姿态进入中国;今天,我们要迈出下一步,开辟全新的发展道路。

陶海龙:能否真正“躬身入局”,是衡量能否合作成功的关键前提。这是我对“美美与共”的理解。

媒体:中国市场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款纯电车型?奥迪或上汽奥迪究竟洞察到了什么样的需求?

宋斐明: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够真正融合德系工程的积淀——奥迪这样的品牌所积淀的丰富底蕴。

包括卓越的驾驶动态性能、精致的内饰设计,还有出色的声学效果和整车工程技艺。同时,我们还融入了人工智能助手、全景辅助驾驶系统、全方位互联功能,以及电动汽车技术。

虽然市场上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品牌,但目前只有奥迪能够将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

我们会让双方合作伙伴和股东都看到,这确实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它。这也是我们启动这个项目,并将其命名为AUDI的关键原因。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依然是奥迪。它有新的字母标志,但核心价值不变。

媒体:在中国市场推出E5 Sportback这款新车,对奥迪或上汽奥迪来说意味着什么?

陶海龙:对上汽奥迪而言,这款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豪华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时代,确实遇到了挑战,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但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转型的路径,这款车就是我们战略转型的重要起点。

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同时我们也相信“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媒体:在当前很多豪华品牌都在收缩渠道的情况下,上汽奥迪如何布局后续的整个渠道网络?

施鹏泽:仅今年一年,我们就开设了超过90家全功能用户中心。到今年年底前,这个数字将突破 240 家,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

上汽奥迪应该是目前唯一还在扩展门店的合资豪华品牌。

媒体:在第一个产品销售年度,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算在中国市场上立足了?

谢施奇:昨天发布会上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我们要充分学习并融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尽快、并终将成为新能源市场中至关重要的存在。

销量固然会受到市场整体起伏的影响,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在B级豪华轿跑或轿车市场进入Top 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细分市场真正有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目标。

媒体:E5 Sportback的市场定价考虑哪些竞品?

宋斐明:这款车市场定位非常独特:我们结合了德系豪华基因和中国的智能技术,在市面上没有这样独特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个价位上,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看到有很多不同的品牌,都在这个价位区间有这样的车型,还有一些品牌定价更低。

但我相信用户只要试驾了这款车就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极致驾驶体验和它所传承的德系汽车工艺。所以我认为,价格不会成为阻碍用户下单的因素,车本身的品质、可靠性和品牌力都会成为吸引大家的点。

媒体:AUDI接下来会推出什么样的车型?

宋斐明:未来两年,AUDI品牌将持续推出两款全新产品。

目前下一款新品已进入最终准备阶段,很快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请大家保持关注。

媒体:E5 Sportback的上市价和预售价相比没有下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谢施奇:这次产品整个的品质体验非常好,在预售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玩虚的,直接一步到位,不耽误用户的时间,预售的状态和市场反响是很好的。

媒体:E5 Sportback的目标受众是谁,用户画像是什么?

谢施奇:我们瞄准了中国新一代先锋人群,他们具备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跟风,他们前瞻新锐、果敢自信,勇于彰显本色。

宋斐明:我还想强调一点,其实我们整个奥迪品牌都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无论是四环品牌,还是AUDI品牌,都能给到用户一样的感觉。

此外,我还想补充不管是AUDI还是四环,我们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互补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受众也是不同的。

媒体:电动quattro和传统quattro,以及其他品牌的四驱系统相比,有什么区别?

施鹏泽:我们拥有坚固的底盘部件,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子设备。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顶级水准:采埃孚CDC可变阻尼减震系统、德国大陆空气悬挂、博世渐进式转向系统,以及Brembo四活塞高性能卡钳,百公里刹停距离仅32.8米,同级领先。

我们还不惜成本,配备了同级最宽的285mm倍耐力P ZERO奥迪R0级定制后胎。

这些部件与quattro四驱系统协同工作,可在10毫秒内检测路况,快速响应并完成四轮扭矩分配——这是坚实的基础。

我们开发quattro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每一位用户在日常驾驶中的操控性与安全性。因此,我们的调校工程师会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校。车辆从起步就稳如磐石。

随后我们再谨慎地引入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当遇到突发状况,比如进弯时路面湿滑,或对弯道角度判断略有偏差,即便驾驶者不是专业司机,也能轻松应对。而如果是其他车辆,可能会出现严重转向不足、车尾甩出,或电子系统频繁介入的情况。

我们的车则能更从容地处理这些挑战。quattro系统面向所有人,且依托这些顶级硬件打造。

媒体:E5 Sportback的研发周期只有24个月,是怎么做到的?

宋斐明:首先是共同的理念,中德双方在质量和安全方面都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标准。上汽奥迪的制造基地有生产奥迪车型的经验积累,我们也并不是从0开始构建我们在中国的生产能力。

其次,我们一个团队在德国,一个团队在中国。负责车辆设计的团队在德国,他们把完成的数据传输给上海的工程团队,上海的团队收到后会进行接力,给到反馈,德国团队第二天上班时就能收到反馈,进行调整。车辆的测试,安全、加速等,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

媒体:在打造奥迪E5 Sportback的过程中,中德的工程师具体怎么分工的,在分工中又是怎么合作的?

陶海龙:德方团队依托深厚的品牌积淀,更多地主导造型的最终定义和操控质感的精细调校,确保奥迪纯粹的豪华基因得以传承。

而中方团队则深度融入本土智慧,将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及智能互联领域的领先经验,应用于产品的智能化体验塑造中。

宋斐明:顺便可以说一下,尽管我们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团队,但我们团队内部也会有思想的碰撞,当我们有不同的观点时,大家都秉持共同解决问题的理念,很快就能够达成共识,继续向前推进。

媒体:很多人会说这个车是跟智己有点相关,有点套壳套娃的意思,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样的回应?

宋斐明:我们基于上汽集团平台共同开发技术,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奥迪基于此做了大量努力,双方共同打造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

奥迪在共享平台方面也有很多先例,比如我们与大众品牌共享MEB、MQB等平台,我们与保时捷共享PPE平台,生产电动Macan和奥迪的Q6 e-tron这两款车,相信消费者不会觉得电动Macan就是Q6 e-tron,所以对奥迪E5 Sportback来说也是一样的。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