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4月马斯克第一次念出Dojo的名字,到2025年8月团队突然就地解散,特斯拉的自研AI超算系统只活了6年。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曾为它写下高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增量模型,如今也烟消云散。
项目终止,团队解散,负责人离职……烧了特斯拉数十亿美元的Dojo,还是沉没在了冰冷的航线上。
豪赌
2019年4月,特斯拉 Autopilot日上,马斯克第一次对外提出Dojo这个词:“我们需要一台能够吞下全球车队训练视频的超级计算机。”他称Dojo为“能够利用海量视频数据,做无人监管标注和训练的超级计算机”。
台下的数百位投资人没人相信马斯克的话,他们只把Dojo当作又一次信口开河和画饼充饥。直到马斯克把“362 TFLOPS”这个数字打在屏幕上,现场安静得能听见设备的杂音。
为了拥有纯血版杀手锏,马斯克还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自研芯片。
马斯克一眼相中了加内什·文卡塔拉马南(Ganesh Venkataramanan),后者在AMD待了14年,是CPU设计工程主任。2016年加入了特斯拉的加内什成为了Dojo第一任负责人。团队里都是在苹果、AMD等巨头公司混迹多年的老将。
拥有精兵强将,自然进度喜人。2021年推出首个D1芯片、2022年完成首个机柜测试、2023年宣布单集群算力达 1.1EFLOPS……马斯克一直把Dojo视为特斯拉从车企转型到AI巨头的关键一步,但是口号成不了现实。
在实际应用中,Dojo始终面临着芯片行业最棘手的问题——量产。
由于马斯克希望以此完成数据闭环,所以他一开始就定下了全栈自研的基调,这导致软硬件协同的难度剧增,芯片定制化的结构让兼容性极差,算力被大面积浪费,成本居高不下,良品率也低得吓人,远不如同类GPU。
对比之下,英伟达的芯片已经遍布车企,研发风险趋近于0。
从外界来看,蔚小理华等企业相继建立起超算中心,而特斯拉死磕的D1芯片竞争力并不够强,Dojo的交付一直拖延,直到2023年才正式启用。特斯拉失去了领先的优势。
同时Dojo也并没有展示出”厚积薄发”的趋势,即使D1芯片问世,系统仍然未摆脱英伟达芯片,而是以共存的方式运转。
特斯拉内部对于Dojo似乎也失去了信心,2023年7月,马斯克表示:“老实说,若英伟达交出足够GPU,我们也许不需要Dojo。”
2024年1月,马斯克再度表示:“我们将同时押注英伟达和Dojo两条路线。”尽管他后来补了一句,“Dojo前景仍有高度不确定性,可是其潜在回报率高,值得长远投资。”
但手永远比嘴诚实,外媒披露,2024 年年底,特斯拉已悄悄将70%的训练任务迁回AWS与谷歌云平台。
其实从2024年8月起,马斯克就不再宣传”Dojo将成为’世界上最好’”,而是转过头来宣传特斯拉的Cortex,这是特斯拉在奥斯汀总部建造的一个巨大的新AI训练超级集群,和Dojo一样背负着解决AI问题的使命。
和Dojo不同的是,Cortex没有自研芯片的任务,而是完全基于英伟达的H100和H200 GPU构建,它的规模更大、算力更强,被用来训练FSD和Optimus机器人。
Cortex
今年推出的第二代Dojo2芯片是压垮马斯克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性能也未达预期,带不动HW4.0硬件的数据处理,满足不了自动驾驶系统训练等需求,至今也还没量产。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芯片研发和系统建设,但获取的效益不仅与预期存在差距,还严重拖了竞争的后腿,放弃似乎是唯一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归零
团队拿不出成果的结果自然是1号位的频繁更替。加内什在2023年11月离职,转头就和11位核心成员一起创立了AI算力公司DensityAI。
他们直接放弃了在特斯拉苦苦支撑的“自研路”,直接用英伟达和AMD构建混合计算集群,很像对马斯克的另一种嘲讽。并且很快拿到了大笔融资和车企的青睐。
外媒甚至有小道消息表示加内什还保留了一些D1芯片的专利,但不允许特斯拉使用,那几乎推倒了特斯拉这几年的进展,需要重新研发芯片。
在新芯片出现之前,Dojo就要像初始阶段一样再次依赖英伟达芯片,这也不符合马斯克想要纯血版超算中心的初衷。
主导过苹果A5-A9芯片的彼得·班农(Peter Bannon)在加内什之后接过了 Dojo 项目领导权,不过进展也不乐观。
比如马斯克想在2024年1月跻身全球前五大计算能力就没能实现,和英伟达GPU集群相比也没有优势,D2芯片的量产更是迟迟无法实现,团队的人员流失自然也越发严重。
比如2024年10月,负责Dojo项目Fabric核心部分的埃里克·奎内尔(Eric Quinnell)宣布离职。
在Dojo解散前,又被爆出有大约20名成员在2025年8月跳槽到了DensityAI ,彼得也即将离职,项目被马斯克下令停止,剩余的Dojo员工将被调往特斯拉内部的其他项目组。
总之,现在的特斯拉暂时放弃了在AI基础建设领域的创新想法,走向了务实,选择加大跟生态伙伴的合作如英伟达、AMD 和三星等。
上个月还和三星电子签了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供应合同,三星电子将为特斯拉生产下一代AI6芯片用于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AI数据中心,合同有效期到2033年底。
马斯克本人回应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他表示特斯拉分割资源并分出2种芯片没有意义,关停Dojo项目并做出一些艰难的人事调整,原因是Dojo 2如今已沦为一条进化死胡同,而Dojo 3以单块电路板上集成大量AI6系统级芯片(SoC)的形式延续生命。
选择购买现成芯片的特斯拉无疑是进行了一次自我松绑,接下来,占用特斯拉大笔资源的Dojo会逐渐淡出,Cortex将成为特斯拉AI技术进步的背后支撑。
只是不知道马斯克还会不会回想起,2019年他把Dojo展示给世界时,豪言特斯拉要成为AI巨头的野心。
那时他相信只有全栈自研才能突破算力瓶颈,但6年过去了,Dojo始终困在成本效益的迷宫中,它也用自己的沉没再次揭示那个真理:技术发展的理想主义即便再美好,脱离商业现实,终将成为昂贵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