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重庆渝州宾馆的灯光映照着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开面纱。
这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央企,不仅是中国长安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国家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打造汽车强国的战略落子。
“我发现,新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7月30日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的感慨,道出了这家新央企的战略雄心。
当“新长安”以央企身份登上世界汽车舞台,其肩头承载的已不仅是企业愿景,更是中国汽车工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顶峰的雄心。
新长安:国家战略落子的新坐标
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从来不是简单的企业重组。正如朱华荣所言:“这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审时度势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务院国资委的直接赋能,到重庆作为总部的区位优势,再到117家分子公司整合形成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份“国家背书”背后,是对中国长安汽车40余年造车积淀的认可,更是对其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突破全球竞争的期待。
在沟通会上,朱华荣将中国长安汽车的新央企身份变化带来的优势总结为六点,“战略牵引更加凸显、资源整合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更加聚焦、整零协同更加顺畅、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风险防控更加稳健。”
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央企身份无疑将助力中国长安汽车在技术卡位、全球布局、供应链深度整合等层面构筑更强大的竞争力。
身份的进阶意味着战略地位的跃升,意味着中国长安汽车在未来能够保持更高强度的投入,同时享受到央企平台赋予的资源整合优势。
中国长安汽车已经规划了面向未来的千亿级产业链投入,未来十年将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同时,为自己设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新央企的战略赋能,也将传导到中国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矩阵。
三大品牌在保持现有定位不变的同时,也将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新央企身份更强有力的背书,无论是金融支持、零整协同、还是市场开拓、技术开发,都将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
作为新长安品牌向上的重要承载阿维塔将全力以赴打造世界级的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构建更深的品牌护城河。
据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阿维塔与华为第一款联合共创产品将在明年下半年面世,2026年还将推出首款百万级六座旗舰产品及两款全新车型,至2030年阿维塔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构建覆盖轿车、SUV、MPV的完整产品矩阵,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作为面向中高端主流人群市场的品牌,深蓝汽车的定位就是为全球年轻态用户服务,提供15万到30万的新能源产品。
据悉,下一步深蓝将继续向新、向上,发展成为一个“科技运动的潮牌”。今年整个深蓝第一代产品谱系将完成布局,第二代产品也在有序开发中,2030年前将累计推出30款产品。
作为集团的中坚力量和坚定支撑,也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长安启源为自己制定了很具挑战性的目标,到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2030年突破180万辆,在实现规模突破的同时还要实现新能源业务盈利。
下半年,长安启源Q07激光版将于9月上市,长安启源A06和全新纯电小型SUV B216也将于四季度上市,届时长安启源将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五新”引擎:迈向世界级的行动纲领
在沟通会上,朱华荣不仅指明了新长安的战略定位及目标,还给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并将其归纳总结为五大举措。
首先,中国长安汽车肩负的新使命,是从“车企”到“强国力量”的跃迁。
作为首家总部位于重庆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将自身发展深度嵌入国家战略:既要当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产业引擎”,也要成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集群体系”的主力军,更要带着零部件、金融、物流等全产业链出海,打破“逆全球化”的壁垒。
在推进新战略层面,中国长安汽车将加速推进三大战略计划,构建核心护城河。
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剑指新能源赛道,百万级专属平台、下一代电池与IGBT布局、电池回收商业化探索,让中国长安汽车在电动化领域实现领跑;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聚焦智能革命,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将智能领先的技术标签刻入产品基因;
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加速全球化,“152”布局下,从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转型的海外布局让中国长安汽车在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市场扎下深根。
跳出汽车本身,中国长安汽车对新汽车有着颠覆性的思考,不仅是“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更要通过 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布局,让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生活伙伴”。
未来五年三大新能源品牌将在全球推出50余款产品,便是“新汽车”落地的具像化。
面对新生态,“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的新三角,重构了中国长安汽车的竞争逻辑。
与华为、腾讯的跨界融合,与斯特兰蒂斯、福特的深化合作,与海尔的生态联动,甚至布局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泛出行等新兴业务,中国长安汽车正在编织一张横跨“海陆空”的立体出行网。
在新服务领域,中国长安汽车聚焦从“售后”向“全生命周期伙伴”进化,在ToC端打造“伙伴+”“With U”的差异化服务体验,在ToB端创新产融结合,形成业务互促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中国长安汽车提出的“五新长安”并非空洞口号,而是作为“国家队”新锐力量,对“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是锚定“全球竞争力、自主核心技术、世界一流”目标的具体施工图。
“五新长安” 的蓝图徐徐展开,让社会各界看到了这家企业从 “中国的长安” 迈向 “世界的长安” 的坚定底气。
新征程、向未来
到2030年,500万辆产销规模、60%新能源占比、30%海外销量、全球品牌前十——这份目标清单的每一项,都在“五新长安”的推进中变得清晰可及。新长安正以央企的格局与实力,将科技创新之火淬炼成驱动产业跃升的引擎。
这一新战略价值已在新长安近期的市场表现中得到了验证,今年1至6月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售稳健增长,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台,同比增长49%。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最新公布的7月产销数据显示,长安汽车7月销量超21万辆,同比增长23.43%,其中新能源7月销量超7.9万辆,同比增长超73%。
多家券商机构看好新长安未来的表现,中金公司在研报中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有助于集中资源、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下半年随着集团多款车型密集上市,有望带动新能源车销量继续爬坡。
从重庆的长江之畔到全球的产业舞台,中国长安汽车的新征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领先”到“技术引领”的缩影。
一个以科技为筋骨、以创新为魂魄的新长安,正从历史深处驶来,向着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央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