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万,带空悬的纯电车已经这么多了?

0

“空悬”曾经是高端豪华配置的代名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具备空悬的车型也逐渐普及。

甚至如今不到25万都能买到带双腔空悬的纯电车,我们也盘点了一个30万元以内的带空悬的纯电车型榜单,供大家参考。

由于大电池包的存在,相比燃油车和增程式混动,纯电车的成本是更贵的。

但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加上选装价,入手一台带空悬的中大型纯电轿车价格最低也不超过22万。

而在25万元以内能够买到的具备空悬的中型、中大型纯电轿车和SUV已经接近10款。

甚至有些车型还挂着智驾版的信息,比如售价21.98万元的星纪元ET 2025款纯电Pro城区辅助驾驶版,这其实是一台搭载激光雷达的版本。

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需要不到25万元的落地价,就能买到同时具备空悬和高阶智驾的纯电动车,放在几年前确实有点不敢想。

比这更爽的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预算25万,不仅能买带空悬的纯电,还能买到带双腔空悬的纯电。

比如售价24.88万元的小鹏G9 2025款 625长续航Max,一台具备79度大电池的中大型纯电SUV,其入门版就标配了双腔空悬。

双腔空悬相比单腔空悬好在哪?

最直接的就是对车辆悬架软硬的调节程度。

单腔空悬就是一个独立气腔,气腔通过电控阀门控制充放气来调节气压。

整个弹簧的刚度变化也就依赖于气腔内气压的高低调节,比如气压高弹簧硬,气压低弹簧软。

单单腔空悬更多还是为了调节车身高度,对于悬架软硬的调节其实比较有限。

而双腔空悬属于是既能调高低,也能调软硬。

因为双腔空悬是两个独立气腔,每个气腔都可通过阀门独立控制,悬架的软硬是通过气腔数量+气压双重调节。

所以整个悬架弹簧的刚度变化范围会更宽广,悬架软硬程度也可以做到更精细化,同时由于是双气腔还会让悬架软硬调节速度更快一些。

而从我们的榜单中可以看到,目前30万以内的纯电车中具备双腔空悬的车型已经多达5款。

比较有意思的是小米的两款车型,去年发布的小米SU7搭载的还是单腔空悬,且空悬版本价格更贵,今年发布的小米YU7已经是双腔空悬,且搭载空悬版本价格还低了2万元。

前后一年的时间,从同一品牌车型的空悬配置、价格的变化也能看出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多卷。

可以想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卷高端配置,高端零部件的市场越来越大,空悬这一曾经的豪车专属功能未来也会逐渐在主流市场普及起来。

写在最后

曾几何时,我们觉得有空悬的车就是好车,如今有空悬还要看是否是双腔或者多腔空悬,我们确实很幸福了。

不过,表面上高端配置的普及化对于我们或许有利的,但对于车企而言,高端功能下方也不能是一味的功能堆砌、配置互卷,更重要的还是增加的配置功能是否真正发挥了价值,最终给予我们的实际体验会如何。

否则也会画虎类犬,不仅车企自身徒增成本,也会降低大家自身对这类功能配置的认可度。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