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迪汽车系统:百年积淀赋能电动化未来

0

2025年4月23日,邦迪汽车系统在上海车展媒体日活动中,向全球展示了其在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及燃油箱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战略布局。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该公司与ABC Technologies合并后的全新起点,更彰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40年的深厚积淀与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强强联合,开启全新篇章

邦迪汽车系统亚太区总裁Henri Tsang在活动中宣布,TI Fluid Systems与ABC Technologies已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合并,新公司命名为TI Automotive(中文仍为“邦迪汽车系统”)。合并后的公司营收达54亿美元,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4600名员工及超过120家工厂。此次合并不仅扩大了邦迪的产品线,还增强了其在轻量化科技、内外饰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综合实力。

Henri Tsang强调,合并后的邦迪汽车系统将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通过整合ABC Technologies在轻量化领域的经验与邦迪在安全及成本效益解决方案上的优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并在电动化转型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此外,邦迪的全球布局与本地化战略也将进一步深化,助力客户拓展国际市场。

技术引领,深耕本地化创新

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重点介绍了公司在热管理技术方面的突破。他指出,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邦迪推出的“集成式热管理水侧组件(ITMA)”采用吹塑成型技术,不仅降低了装配复杂性,还实现了轻量化与成本优化,显著提升了电池效率。此外,公司最新研发的eCP电子水泵采用环保设计,减少了对铝和磁铁的依赖,进一步体现了其技术创新能力。

Johannes Helmich还提到,邦迪的“Local for Local”战略是其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2023年,公司在上海嘉定建立了电动出行创新中心(eMIC),专注于本地化研发与生产。该中心已成功开发出多款热管理产品,包括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增强塑料高压油箱(SPT 2.0)和轻量化高压电池外壳。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客户对高效、轻量化解决方案的需求,还展现了邦迪在垂直整合与本地化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

四十年积淀,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回顾了公司在中国40年的发展历程。1985年,邦迪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与机械工业部合作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如今,邦迪在中国已拥有17家工厂和研发中心,覆盖华北、华东、华南等主要汽车产业聚集区。鲍建生表示,邦迪的成功源于其长期主义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他特别提到,邦迪在垂直整合能力上的优势使其在行业中独树一帜。从燃油输送管路到热管理系统,邦迪几乎涵盖了汽车流体存储与输送的所有环节。这种全链条的整合能力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天津工厂投产的电子水泵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本地化,进一步巩固了邦迪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直面挑战,拥抱电动化未来

在媒体问答环节,邦迪高管团队就电动化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Johannes Helmich表示,尽管燃油车与电动车在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但邦迪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经验仍可服务于电动化转型。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对油箱和刹车管路的需求,以及纯电动车对热管理系统的更高要求,均为邦迪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Henri Tsang补充道,邦迪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系统化思维与灵活适应能力。公司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将吹塑工艺从油箱制造拓展到热管理模块的开发,正是邦迪创新能力的体现。

针对热管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挑战,Johannes Helmich坦言,初期客户需求的不明确是主要难点。为此,邦迪通过紧密的客户合作与反复测试,逐步明确了技术目标,最终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创新与协作并重

展望未来,邦迪汽车系统将继续聚焦高效热管理系统的研发,推动轻量化、模块化技术的进步。同时,公司也将密切关注线控技术等新兴趋势,平衡成本与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邦迪的高管们一致认为,长期主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是公司持续成功的基石。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电动化时代,这些价值观都将指引邦迪在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

上海车展媒体日活动不仅展示了邦迪汽车系统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更传递了其对中国市场与电动化未来的坚定信心。在百年积淀与创新驱动的双重加持下,邦迪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