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系在资本市场经历了一次浩劫。
文/宋双辉
不到半年前,恒大汽车还曾是超越比亚迪的国内市值最高的上市车企,市值巅峰时超过6700亿港元。
7月20日收盘时,恒大汽车股价14.3港元/股,市值只剩下1396.96亿港元,比最高点时累跌近80%。
这半年不到的时间,恒大汽车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触发雪崩式的下跌?
其实,出问题的不只是恒大汽车,而是整个恒大系。
7月19日,恒大系股价全线暴跌,中国恒大跌超16%,恒大汽车跌19%,恒腾网络跌12%,恒大物业跌近13%。
直接的导火索,来自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简单概括就是,广发银行宜兴支行以“情况紧急”为由,申请冻结恒大1.3亿资产,而恒大集团则以“相关贷款未到期”为由予以反驳,并表示将依法上诉。
这还只是利空锤之一。同一天,湖南省邵阳市住建局官网信息显示,即日起至10月13日,对恒大未来城项目和恒大华府项目,暂停预售许可、暂停网签备案、暂停预售资金拨款。
理由是,上述两项目监管金额与实际销售金额不符,存在帐外收存和使用挪用、预售资金的行为,蓄意逃避监管。
资产被冻结加上邵阳市住建局的补刀,让外界对恒大的财务状况忧虑进一步提升。
过去几个月,和恒大有关的坏消息一直不断,包括6月初恒大打折卖房的消息,以及商票预期兑付和与盛京银行资金往来被查的消息等等。
6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恒大评级下调至“B2”,理由是尽管恒大一直在减少债务改善公司财务,但在未来12-18个月,仍有着大批到期的债务。
围绕恒大债务危机的各种传闻,去年8月就已经出现了。因为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抑制房地产过热势头,调控不断升级,并在去年颁布房地产三条红线后达到顶峰,这也是恒大走背字的开始。
不过去年11月,恒大却完美解决了债务危机,在有关单位的斡旋下将1300亿的债券实行了债转股。只不过这件事也极大影响了恒大在资本市场的口碑,让一些金融机构对恒大的信任度打了折扣,影响了后续的融资。
所以,表面上看,恒大汽车这一轮股价暴跌,是受了整个恒大债务问题的牵连,与恒大汽车自身的运营没有太多关系。
不过仔细分析,恒大汽车的股价暴涨始于2020年6月,当时恒大汽车的股价还只有6港元/股,随后开启了10倍的暴涨,并在4月19日上海车展首日达到了每股股价70.85港元的最高点。
但是同一天,因为车展上的展车都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恒大新车的真实度受到了质疑,随后股价开始下跌。虽然从车展至今,恒大汽车不断发布利好消息,但是股价却始终没有止住下跌步伐。
5月12日,恒大汽车首次对外公布专利信息,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355件。
6月6日,恒驰汽车启动了夏季测试,五款新车拉到了吐鲁番进行极限测试。
6月29日,恒驰汽车发布了一段视频,由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在海花岛亲自体验自动泊车技术。
7月初,恒大广西新能源汽车项目基地信息曝光,恒大将在伶俐工业园区投资50亿元建设一个分别年产10万套纯电动乘用车车身和零部件总成的基地。
几乎每个月恒大汽车都有利好放出,然而股价还是越来越低,直到这两天母公司又被负面缠身,恒大汽车的股价也跟着创了新低。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恒大汽车的股价涨跌逻辑与其他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股不同,它由恒大健康更名而来,至今还没有量产车上市销售,还处在前期投入期,业绩表现很平淡。
根据2020年年报,恒大汽车去年的营收154.87亿元,净亏损高达76.65亿元,同比扩大了53%。
根据上海车展恒大官方透露的数据,目前恒大已经对新能源产业投入了474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就高达249亿元。
接下来恒大汽车要实现今年四季度启动试生产、明年大批量交付的目标,那么后期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加可观,所以这个时候,中国恒大曝出资金吃紧的问题,肯定会影响资本市场对恒大汽车未来走势的判断。
而对于中国恒大来说,原本还仰仗着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来为自己募资,现在这条路也被堵上了。
从去年恒大汽车开始股价暴涨之后,中国恒大就通过恒大汽车进行了三次融资,总计募得了超过400亿港元,成为资金链紧张的中国恒大最关键的资金来源之一。
唇齿相依的中国恒大和恒大汽车,如今都在资本市场经受考验,能否挺得过这次危机,尚不可知。
不过,恒大的底气还是在的。
就在今天下午,湖南邵阳市住建局已经恢复了恒大华府、恒大未来城项目的预售许可、网签备案和预售资金拨付。
截至收盘,恒大系中的恒大物业和恒腾网络已经率先翻红了,恒大汽车股价也在午后出现上扬。
恒大又开始了新一轮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