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就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规律。
文/宋双辉
01
新老交替
辣评:
虽然理想汽车对此事不予置评,不过从去年北京市有关的文件中就能找到很多关于理想接盘北现一工厂的线索,再加上现代也多次提出要解决在华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一工厂转手八九不离十。
新造车要吞掉传统车企的工厂了,难道汽车行业又要上演蛇吞象的大戏?其实这件事没必要过度解读。传统车企产能过剩的问题许多合资或自主品牌都存在,解决过剩产能是必需之举。
而新造车要想尽快实现盈利,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加大产能和交付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双方既然都有需求,那么资源合理再分配一下也没啥不好的。
而且,今后汽车行业都是智能电动车的天下了,传统汽车工厂升级改造也势在必行,所以类似这样接盘还会继续上演。
至于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之间的关系,过剩的传统产能会被新造车吞掉,混不下去的新造车也会被传统车企吞掉,汽车行业就是这样一个生物链。
02
大势所趋
辣评:
砍掉一半燃油车车型意味着什么?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感受不大,因为热销车型肯定会保留下来,砍掉的都是些小众的、衍生车型。
这些车销量本来就不大,研发生产和营销的成本却不少,投入产出比太不划算,所以砍掉也是必然。不光是现代,在此之前日产、本田、戴姆勒等车企都有类似的规划,集中精力在核心产品上是大势所趋。
虽然未来究竟氢燃料电池车是主流,还是纯电动车是主流,依然在行业内存在争议,但是燃油车肯定不再是主流了,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在“非主流”上继续投入太多资源肯定不划算。
相比沃尔沃这样的车企,现代集团已经不算过于激进的了,至少人家还会保留一半的燃油车,一时半会不会让燃油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03
你想买,我不想卖
辣评:
大众想卖掉兰博基尼这件事,已经传了很多年了,高层里确实存在两种声音,CEO迪斯最早是主张卖掉的,毕竟一个集团没必要拥有这么多豪华品牌,还是应该聚焦核心。
但是股东们并不认可,所以这件事才拖了这么久也没有结果。眼下突然出现了买家,但是大众集团已经改变心意了。
因为就在上周,兰博基尼刚刚公布了自己的电气化战略,2024年底前所有产品推出混动版,2030年前推出首款纯电动车。
人家兰博基尼都积极转型了,很明显大众集团内部已经对它有了重新的定位,这个时候再出价想收购,那可能性肯定不高了。
先不说75亿欧元的报价是不是合理,就这家量子集团的身份就挺不一般的,他的老板和安东·皮耶希是哥们,俩人一起创立了一个皮耶希汽车公司。
而安东·皮耶希正是已故的前大众董事长皮耶希的儿子,这位老人家生前和保时捷家族也是没少斗争。这里面关系如此错综复杂,大众能让这样一位老板买走兰博基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