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过去大半,我依然忘不了那部网剧《隐秘的角落》,可谓近年来国产剧的灯塔,除了作品本身制作优良,其中包含的复杂信息和内涵,也让观众无限回味。很多人从这部剧中看到了”恶魔”的诞生,认为这是一部很黑暗的剧,我二刷之后,却从中发现了伟大的人格,例如严良,始终不忘初心,最后甚至试图牺牲自己唤醒黑化的朱朝阳。所以隐秘的角落不一定都藏着黑暗,可能还有伟大。
同样的道理在汽车上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关注一款电动车,都习惯的评价它续航,做工,漆面,配置等直接体验,却忽略了一些藏在背后的角落是否有着同样的品质。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位于北京的BEIJING汽车新能源试验中心,一起带着大家来揭秘BEIJING汽车三电技术的”隐秘门道”。
BEIJING汽车新能源试验中心是新能源汽车试验验证平台,设在北京亦庄的”中国蓝谷”,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88个实验室,拥有各类测试设备550余台套。中心全面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可以满足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开发需求。BEIJING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算是比较资深了,截止目前,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已经拥有了50万车主,累计行驶总里程已超166亿公里。这数据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之前看到的《EV汽车续航偏差率评测白皮书》,BEIJING-EU5以3.2%的成绩位列榜单首位,成为实际续航里程最为接近其官方公布的NEDC工况续航里程的车型。品质决定销量,”出厂”又决定品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BEIJING是如何提升品质的。
BEIJING汽车-三电核心技术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策略开发部梁海强为我们介绍了BEIJING汽车目前三电系统在技术研发上的升级路线和规划。
BEIJING汽车主要升级路线向着轻量化、集成化、高效化方面发展,主要在电池、电机方面做到重量更轻,零部件使用更少更集成,功率密度也在不断的做出提升。在电控系统方面,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控系统,而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也是BEIJING汽车的强项,EMD3.0超级电控实现了高度集成化、轻量化设计,在结构布局上更加精密,相比第1代体积减少46.5%,重量降低40%,能效提高至98.5%。电池、电驱、电控”看似很简单,但如果组合在一起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与研发支撑,”三电”扎实与否是考量一款电动车的重要标准。
决定续航的关键-电池测试
目前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大多采用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池重量轻等优点。其中以EX3 R600车型为例,该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达161kW/kg,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501公里。
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所搭载的电池系统,还采用了PACK密封技术、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及IBTC智能仿生温控系统等技术,可以对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包的温度进行智能监测和调节,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延长电池寿命。
动力来源-电驱测试
目前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所搭载的电驱系统具有高集成度的特点,以BEIJING-EU7车型为例,其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6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基本与主流2.0T发动机参数相当。
据试验中心拥有两驱三电机台架、四驱四电机台架,可以对减速器、驱动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等部件进行标定和性能测试。其中,电机台的最高功率为440kW,最高转速能够达到2万转,从而能够对电机的高/低功率、高/低扭矩、高/低转速等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电动车”大脑”-电控测试
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所搭载的电控系统为自主研发而来,可以实时监测全车260个部件数据,并能够实现智能分配电能、管理动力、调校驾控等功能。
对电控系统的试验流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立完整的HIL、域测试、整车lab-car、实车测试的测试链,从而具备从模块到整车的电控系统验证体系。功率级整车在环自动化测试平台(整车LAB-CAR),包含电机、电池、充电桩等6大功率级模拟系统,所有设备均为自主设计。
通过参观,看到了BEIJING汽车新能源试验中心内,有着大量国际先进的综合性试验台,各类精密仪器和设备对整车以及各类零部件进行测试,并且将模拟多种测试环境,以测试部件、材料等的极限性能和可靠性。还有着开放式V2X互联平台的开发、智能网联研发相关的试验能力,可以为车联网、智能驾驶系统进行测试和开发辅助。
BEIJING汽车所拥有的硬核三电技术以及全球顶级试验验证能力,不仅成就了其续航实力,也将在未来产业竞争中获得了领先优势。
有些车企只愿意在看得见的地方下功夫讨好消费者,但像BEIJING汽车愿意在看不见的”隐秘的角落”也如此大费周章,那么一定是出于对品质的高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