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智慧出行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是腾讯接下来突围的关键。
文/宋双辉
智能出行领域如今已经不仅是汽车企业的战场,也是互联网巨头们主攻的领域。
在今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论坛上,腾讯公布了在这个领域的四大新举措,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腾讯接下来要怎么玩?
汽车产业数字化升级进入新阶段
上半年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体验了互联网生活,各类数字化应用成为了我们与世界接触的窗口,在出行领域,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看来,真正的“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意味着从车型定义、生产制造,数字营销,再到用车服务的全流程中,一切由用户来定义。各个环节,都能够根据市场的数据反馈,进行动态迭代,持续进化,并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闭环。
一辆车在交付到用户手中之后,不再是买卖服务的结束,而是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腾讯要做的,也不再仅仅是为车企提供好的智能车机互联系统,而是从前期的产品开发到生产、营销、用车整个过程中深度参与,作为智慧出行产业的“共建者”。
加速“上车”,让服务找人
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只依靠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合作共创,所以腾讯智慧出行宣布联合腾讯云启产业生态平台、腾讯研究院、腾讯大学,以及车企、软硬件合作伙伴、高校机构等,共同发起“TIME生态合作伙伴计划”。
未来三年,腾讯将孵化至少100个创新企业,全面支持1000个“小场景”开发者进行应用创新,与产、学、研共同探索“互联网+汽车”跨界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业授课、培训交流等方式,重点培养1000名跨界人才,共同孵化超过500亿的新价值。
有了这么多丰富的小场景资源,如何运用?这就体现在智能座舱上。
目前的智能座舱所能够为用户提供的,还是被动式的服务,用户需要什么,再在车机系统中寻找相应的服务,而在腾讯的构想中,下一代智能座舱所能提供的,应该是“服务找人”,具体的呈现方式就是AR导航。
AR导航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不陌生,无非是将普通的导航内容通过AR实景呈现的方式展示出来,但是在腾讯的规划中,它还能承载更多信息,结合出行场景的特点,发挥汽车的场景感知能力、LBS、车载语音、车控车况等特性,持续深挖车载特色的小场景体验。
在你出行的过程中,车辆可以结合场景预判以及用户个人偏好,来有针对性的浮现出用户所需要或者所感兴趣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导航箭头、交通标识等基础信息。
今后你开车的过程中,AR导航可以为你推荐出附近的商场信息以及哪些牌子在打折促销,你爱吃的日料店也会显示在上面,甚至进入室内停车场,它也可以将你引导到空余车位,告诉你最近的电梯间在哪里。
据悉,搭载腾讯AR导航的量产车型将于年内上市。
除了面向用户的服务在升级,腾讯面向B端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丰富。会上,腾讯宣布推出包含精准获客、乐销车、企业微信汽车行业版和微信智慧4S店等产品和能力的数字营销矩阵。
要实现上述智慧出行领域的新玩法,需要大量的拥有跨界思维的数字化新人才,所以腾讯智慧出行与腾讯大学还联合发布了“腾讯出行学院”。
在试运营期间,腾讯出行学院已经和超过十家中外车企,联合组织了26场汽车产业数字化人才共创培训,向4000多位车企员工分享了腾讯的数字化方法论和实践。
可以看出,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正在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在单车业务上专注于智能座舱的打造,通过孵化大量创新企业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体验,在营销领域为企业用户提供矩阵式服务,同时培养更多跨界人才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