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nmeimei
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都给人类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交通出行领域。随着智能化为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汽车行业也开始了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转型,整个行业也进入了洗牌期。
传统巨头们喊出了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口号,新造车势力登上舞台,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将触角伸向这一领域。而疫情的到来,则加快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洗牌速度,各种兼并重组和淘汰出局轮番上演。
对于汽车从业者来说,面对几股势力的碰撞,大家也在思索自己的职业道路该如何选择,2020年,要不要给自己换条跑道?
汽车人的两难选择
传统车企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和成熟完善的体系架构,而且实力雄厚,相对稳定,它就像一架庞大的精密仪器,运行缓慢且平稳。
但是也因为架构繁复、论资排辈,而压抑个体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再加上如今传统车企都在压缩人员成本,想谋得一份称心的职位变得更难。
相比而言,有科技公司属性的新造车企业们组织架构相对扁平化,决策效率高,强调个体的创造力与创新性。
但是加入新造车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笔融资没到位企业就可能弹尽粮绝,大批新造车都倒在了创业初期,而且即便造出了车短期内也很难盈利。
有没有两全其美?
从长远角度出发,选择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它代表了汽车行业未来方向,是大势所趋。那么有没有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既有传统车企的雄厚实力,又有新造车的灵活性与创造力呢?smart便是这样一个品牌。
2019年3月,戴姆勒集团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smart从一个传统燃油车品牌彻底转型为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2020年1月8日,梅赛德斯-奔驰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组建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正式成立,smart品牌开始了从中国出发的新征程。
独一无二的smart
不同于任何一家传统车企或新造车品牌,smart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首先,它背后站着两位巨人——吉利控股集团与戴姆勒集团,中德汽车产业的巨头。两位大家长不但能够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拥有全产业链的丰富资源。
smart脱胎于吉利与奔驰开创的全球汽车行业全新的合资模式——全产业链合作联合研发、奔驰设计、中国制造、全球质量标准、渠道融合、共同运营。
根据规划,smart品牌全新一代的智能电动车将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smart品牌的产品定位也将由此前的微型车拓展至紧凑型车领域,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2022年开始销往全球。
其次,虽然smart品牌合资后迎来了新生,不过作为诞生20多年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smart本身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与深厚的品牌积淀,不同于那些完全从零开始的新品牌。
而合资后的smart作为一个全新的全球化企业,它的运转模式又更接近新造车企业,依托全新的平台打造全新的项目,组织架构扁平,拥有轻松、开放的创业氛围。
此外,作为植根中国的全球企业,smart品牌还能够享受到本土化智能研发领域的红利,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思维和智能驾驶软硬件水平,以及在AI、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兴领域的深度技术积累,对于打造智能化电动车至关重要。
有了跨国车企的体系优势、国际品牌的号召力、本土化智能研发优势,再加上吉利方面提供的高效能制造与成本控制优势,smart品牌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改写合资智能电动品牌的命运。
与smart一道,改变未来
如今重新出发的smart也开始在全球招募志同道合的人才,尤其在中国需要大量的本土化人才加盟助力,这对于国内的汽车和互联网人才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目前“refresh 2020”smart全球招聘已经正式开启,共开放了65个岗位,涵盖全球质量、全球研发、总部职能、全球营销各部门。
如果你也有无限的创造力,对未来移动出行有自己的思考,不管你来自哪个行业,都有机会加入这个新团队。在这里,你将有机会参与一个国际品牌的重新再出发,与smart一道,打造“未来的城市汽车”。
还等什么?赶紧投出你的简历吧!点击下方链接(手机端阅读),迈出改变2020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