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辆十分独特的汽车在汉普顿宫集会上展出,据说,这辆车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充当艾森豪威尔将军和戴高乐总统的秘密会议室,此外,它还有一个十分响亮的称号——世界上第一辆MPV。
80年前就有全铝车身了
关于“世界第一辆MPV”这一关键词也是众说纷纭,欧洲人认为是雷诺Espace是第一辆MPV,而美国人则认为大捷龙的鼻祖克莱斯勒Plymouth Voyager才是第一辆MPV。从时间上看,雷诺Espace于1979年开始设计,但第一辆车却是在1984年下线,克莱斯勒Plymouth Voyager则是诞生于1983年,而且“厢式旅行车”的概念也是由克莱斯勒最先提出。对于谁才是“世界第一辆MPV”这个话题,欧美两家车企也是各有各的说道。
但是,对于今天的主角——Stout Scarab(直译为:圣甲虫)来说,雷诺与克莱斯勒不过是在瞎胡闹,因为圣甲虫诞生于1936年,要比他们早了将近50年。
既然说到圣甲虫,那就不得不提它的缔造者——威廉·布什内尔·斯托特。威廉是一位在汽车和飞机领域都享有盛名的工程师,他出生于1880年,毕业于圣保罗机械艺术高中,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07年,年仅27岁的威廉就成为了芝加哥Schurmeir汽车公司的总工程师,随后威廉还担任了Packard飞机部门的总工程师,并参与了福特Trimotor飞机设计。之后,威廉把设计飞机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一辆十分先进且独特的汽车上,这辆车就是圣甲虫。
圣甲虫采用了全铝车身,其他部件则大量使用钢和钛合金,这也是首次在实验室外使用这些材料制作汽车。
此外,圣甲虫还有一些革命性的设计,例如与车身齐平的车窗,平整的地板,可180度旋转的中排座椅。圣甲虫的内饰还采用了高品质的实木和豪华的皮革,且全部都由手工打造。从这个角度说,圣甲虫绝对是当时汽车界最奢侈的一款车。不过尴尬也有,由于设计过于前卫,以至于很多人分不清哪边才是车头……
成为“标杆”的圣甲虫
在设计圣甲虫之初,威廉期望能够打造一个“移动的办公室”,这一想法与现代MPV的概念不谋而合。但不幸的是威廉身处于一个缺乏汽车设计灵感的时代,圣甲虫的设计并不被看好,以至于1936年到1938年期间圣甲虫只生产了9辆。
二战结束后,有人试图加入一些新设计和新技术来复活圣甲虫,例如首次采用玻璃纤维车身及空气悬架,但是其造价却高达10000美元(相当于现在10万美元),导致无人买单,复活圣甲虫的计划就不得不中止。
虽然重振圣甲虫的计划夭折了,但圣甲虫的设计理念却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延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采用圣甲虫后置发动机和平地板设计的大众II型(大众T1)汽车。
除此之外,发动机安装在后轴顶部,飞轮面向前方的布局方式也被兰博基尼采用;180度旋转座椅则是被克莱斯勒重新设计为“Swivel-n-Go”座椅。虽然威廉的“移动办公室”的梦只存在了短短两年,但毫不夸张的说,圣甲虫的灵魂,如今仍然存在于许多MPV车型上。
世界上的第一辆MPV现在已有所了解,那你知道中国的第一辆MPV是哪辆车吗?以后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