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不是特斯拉粉,不舔不跪,对于特立独行的Tesla和马斯克纯粹是好奇和欣赏居多。
听说特斯拉在美国逐步关停线下体验店以节省成本,不知道中国后面会不会采取同样的策略,抢在中国体验店关门前,我赶紧去预约了Model 3的试驾。
先提供一点小建议,预约试驾打电话比官网填信息更快。我在网上预约后没有下文,于是又打电话到店里,销售小姐姐很好说话,直接就给安排了第二天试驾。
在约定的时间赶到上海太古汇特斯拉体验店,门口刚好停了一辆Model 3,这也是今天的试驾车辆。
特斯拉的体验店不像传统的4s店,没有太多花哨的功能区,就是在展厅里各放了一辆Model X、Model S、Model 3,然后几台电脑和几张沙发组成的洽谈区,整体的布局一如Model3的极简设计。
内饰设计篇
说实话,初次接触Model 3实车内饰,心里是有点失望的,这不像一辆40万的车(现在可能只值30万),内饰太素了,虽然有点科技感,但没有豪华感,做工感觉也不如Model S、Model X精致。
全车除了一块15英寸的中控屏再没有其它任何屏幕,所有的车辆设置基本都在这块屏幕上完成,包括空调控制、前后厢+充电口盖板开闭等。
我甚至怀疑如果未来车载显示技术有了新突破,特斯拉是不是连这唯一的一块屏幕都不会留给你了。
车内仅有的物理按键就是方向盘上两颗球型滚轮和车门上的车窗按键,两颗球型滚轮分别控制多媒体、后视镜和辅助驾驶系统,当然还可以配合屏幕对方向盘进行前后上下调节。
个人觉得整个极简化的内饰设计有利有弊,利是整车干净利索,视觉效果好,减少机械部件也有利于设计布局;弊就是操作不方便,语音功能基本没有(后期应该会通过OTA升级逐步完善),每项调节都必须先在屏幕上找对应的界面,开车的时候很多功能不方便使用。
而且我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没有仪表盘的车,连HUD都没有,这一点要试驾后才知道。
试驾体验篇
由于都是预约试驾,所以店内没有出现排队的情况,填写一张试驾协议就可以出发了。
Model3没有车钥匙,开锁和启动要么用RFID卡片刷B柱,要么用手机蓝牙连接车辆,人走进车大概两三米的时候自动解锁,踩刹车就启动,关车门离开车两三米自动锁车,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级?
小姐姐先带我兜了一圈,简单介绍了一些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然后换我来试驾。
没有仪表盘,中控屏会分出左边1/3显示行车信息,虽然视野开阔了,但当你习惯了上下切换目光之后突然来一个左右切换,会不习惯的。而且车速显示字体也小,对于我这种喜欢压着限速极限开车的人来说,一不留神就超速了。
后摄很清晰,小姐姐说这块大屏可以当后视镜用,她开车也是全程打开的,我不知道开特斯拉的人是不是都有这习惯,但我不习惯,还是喜欢看头顶的后视镜。
而我觉得好用的是它车身四周的超声波雷达,能显示实时距离,这比360°全景影像更有用。
整车的操控感轻盈灵活,加速确实轻快,遗憾的是这次受限于路况没有体验到它的极致加速。
电门比一般的电动车阻尼感重一点,但调校的非常线性,这是即便10AT的车辆也给不了的顺滑。
电机略有声音,但也比怠速下的发动机噪音小很多。
减速状态下能量回收也是线性的,这也是特斯拉相比其它电动车的特色优势之一,基本是电门收多少给多大的减速力,很平缓,所以不要急抬脚,不然就相当于一脚重刹车。
当然,如果不习惯的话可以在中控屏上调节能量回收等级,力度调小后和燃油车的驾驶感觉就差不多了,这时候需要靠刹车来制动。
由于本身操控感不错,加上电池在底部,所以过弯很灵活,即使用40km/h的速度转向,人坐在车内也没有明显侧倾。
重点来说说增强辅助驾驶(Enhanced Autopilot, EAP)
使用EAP之前你需要知道它有哪些能力,虽然在预定Model3时官网显示EAP可以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从一条高速切换到另一条高速,在目的地自动驶出高速,自动泊车等,但很多现在还实现不了,要等后期OTA升级。
所以我其实到现在也没明白Model3辅助驾驶能做到什么程度,但这不妨碍我去试一下。
行驶中快速向下拨两次怀挡就可以进入增强辅助驾驶模式,EAP还不能识别红绿灯,但能识别车道线和车辆周边的运动物体,包括公交车、轿车、SUV、皮卡、行人、摩托车都能分别显示出来。
而这个功能最实用是在高速堵车和巡航的时候,堵车时设定好导航车辆就会根据路线“自动驾驶”,过弯也保持了完美的车道,理论上司机睡觉都没问题,但是不建议这么做。
巡航的时候最好用是在中道和超车道,因为不涉及岔路口。在外道会碰到高速入口和出口,入口由于车道并入,原来的车道会变宽,这时EAP 为了保持车道居中就会向中间飘去;在出口遇到分叉时EAP有时会懵,因为它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于是就继续直行并发出警报。
也就是说现在的EAP还不能分辨车辆在哪条车道上,目前来看还不能做到自动变道而无需驾驶员介入,但在你打了方向灯之后车辆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变道,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定义为L2.5级自动驾驶的原因之一。
奥迪A8的L3级自动驾驶我没有体验过,虽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成绩排名在行业内是垫底的,但不可否认它的产品依然是现阶段自动驾驶能力最高的车型之一,应该也是全车最大的卖点之一,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一功能去的。
总结
试驾时间不长只有十多分钟,但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一开始的看法。Model 3的驾驶乐趣不在于频繁的切换挡位带来的节奏感,而是极为舒适而新颖的驾驶模式,或者说是它的科技感让人上瘾,你会觉得你驾驭的就是一台来自未来的机器,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会让人有一种优越感。
有人说Model 3不是给大众开的,而是为IT人士准备的,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但从我在体验店观察了半小时来说,确实看车试驾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应该是冲着科技感来的;也有中年人士,包括外国友人,他们应该属于追求品质那一类,不差钱是真的。
但我应该是真的只差钱那种,如果不是手上money不够,我都有现场订一台的冲动。所以也劝你不要轻易去尝试一台电动车,因为会上瘾,然后你发现再也回不到燃油车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