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小鹏汽车在自己的大本营广州,举办了一场品牌日活动。何小鹏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讲话声音不大,不是很能言善道。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着很“IT男”的人,竟然是一家汽车公司的CEO……那他的“小鹏汽车”究竟有什么理念和理想呢?
在演讲中,何小鹏认为在中国只有四家整车企业在进行智能汽车的研发,除小鹏汽车之外,其它三家分别是有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系统的上汽,拥有基于安卓深度优化定制并开发的GKUI系统的吉利,拥有“NIMO”智能系统的蔚来。
当然,这个话题也颇具争议,相信会有相当车企表示不服,例如联合百度和博泰联合打造WindLink3.0系统的东风风神,联合百度共同研发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的比亚迪,以及拥有“奇瑞雄狮LION”系统的奇瑞等等。
何小鹏表示,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智能汽车≠传统汽车+智能感配置。随着AI智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汽车行业也在努力摆脱过往百年沿袭的制造桎梏,努力推出智能配置给予消费者,何小鹏认为,真正的智能汽车一定是基于人工智能,而不仅是在传统汽车上叠加简单的智能配置。
不过小编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一味追求智能化的开发,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固然是好愿景,但是脱离了制造本身,智能汽车安全和可靠又该如何保证?不管怎么说,智能汽车首先需要的是一套载体,脱离了“四个轮子上的沙发”,如何去实现?目前智能手机都没有脱离制造——不管是自己制造还是找人代工,说得直白一点,不以制造为核心的智能汽车,连交付都会成问题。
此外,小鹏汽车欲年底完成首批交付,更旨在明年年底前完成300亿的融资。野心很大,但旁观者顾虑也很多。
首先是融资问题。蔚来汽车历经四年已经累计融资24亿美元,约165亿元人民币。根据IPO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蔚来汽车此次目标是融资18亿美元。而小鹏汽车截止到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1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小鹏汽车需要在未来一年融资200亿,如何去实现?
其次是年底交付问题。据小鹏汽车官方自己表示,目前为止已经向内部员工交付超过500辆G3,而这款车真正的量产交付时间是今年底。现在,小鹏汽车已经收到近6000辆小鹏G3订单,计划2019年实现3万辆交付。
要知道,蔚来ES8于2017年12月上市,曾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陆续交付”,后改为4月下旬“首批交付”,而最终于6月1日才交付了200台车。同时根据蔚来IPO招股书中的描述:“截止到2018年7月31日,我们已经向用户交付了481台ES8,并且有超过17000台ES8的预订尚未完成”……蔚来尚且如此,何况小鹏汽车呢?
何小鹏曾经说“200台的交付不是真正的交付”,现在想都想得到,围观小鹏汽车等着看好戏的为数不少,而作为何小鹏的“冤家”,蔚来CEO李斌一定会抢到“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