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已经开放二胎,儿童安全这事儿更要提上议事日程,别光高兴生,怎么安全成长才是需要持续关注的大问题哦。
即使还没到做家长的年纪,却仍会对自家的小母猫充满母性的爱,怕冷怕热怕生病,恨不得每天抱着她听她开着“呼噜噜”的拖拉机。
更何况家长。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与之一块儿飞的还有儿童道路安全事故的数据。
据交通安全机构的统计显示,每年我国有超过3.5万名14岁以下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其中有超过1.85万名儿童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
到底是什么在伤害孩子?
我们来看一组关于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
最易发的年龄段:15~17岁;
最易发的时间段:我们刚刚迈入的7月份、每周周日,以及每天的16~18点;
最易发的性别:男孩子;
最易发的地区:平原地区;
最易发的天气:晴天。在大数据画像下,晴天发生事故的该流程占总事故比例的78.7%;
最易发的原因:安全座椅使用率低或者非正确使用;到2015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仅为40%,很多幼童死于被家长抱着坐在前排时的突发事故中。
除了一足足惊心动魄的数据,还有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够,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立法不完善等无法用数据说出来的隐患源头。
普及安全,造车企业义不容辞
目前,我国已经成长为汽车产销大国,甚至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市场也成为世界各大车企争相重视的第一市场。
但是,工业的现代化使得马路杀手满街横行,这对于车企进一步市场的开辟也并非良性促进。同时,一家社会企业,不因只自扫门前雪,做好造车、卖车等工作,更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将安全出行,尤其是儿童道路安全的普及列入自个儿的working list里。
起司猫翻阅了一下,车企们在这一点上,“觉悟”还是非常积极的。一些大的主流品牌车企,都有从不同的领域投身儿童公益事业,覆盖了梦想基金、关爱自闭症、乡村教育、体育公益、图书捐赠等各种项目。
而其中,最多的还是回归到汽车领域或者出行本身的关注——儿童安全健康问题。比如BMW205年就曾启动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2012年沃尔沃开展了儿童安全与健康行动,2012年奔驰组织过“安全童行”的公益活动等。
而大众汽车(中国)从2005年起与同济大学合作设立“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研究项目”,探求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地域性特点,研究在中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对策。
2013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大众汽车旗下六大品牌发起了“大众汽车集团儿童安全行动”。
今年6月17日,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大众汽车儿童道路安全体验中心(上海馆)正式启动。
这种通过在社区建立体验中心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熟知交通规则、提升安全意识的方式还是国内第一次。
以前起司猫还读小学时,安全教育都是通过学校来进行的,大家模拟一个小场景,你做交警我当行人,那时候的起司猫,是一个“连续转弯标志牌”。
这次,大众在浦东世博市民中心开辟了一块区域建立的儿童道路安全体验中心,从社区的形式来组织,相比学校体验延续性可以更长,而且家长也可以随时参与,辐射范围比设立在一个学校要有意义。
体验中心专为家长和儿童设计了8+8+10课程,包括10节不同主题的儿童道路安全主题课程和8节工作坊,以及为提高志愿者能力而设的8节“安全大使”培训课程。
大众方面表示,至2017年底,全国范围内的体验中心将会遍及13个城市。除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外,会有更多的二线城市如大连、青鸟、宁波、天津等加入到这一计划中。
同时,已经捐赠了5000多把儿童安全座椅的大众集团还挺重视国内儿童安全座椅普及这事儿。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高级总监殷进女士认为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过低,呼吁尽早立法,通过强制性法案和安全教育的普及来降低宝贝们在交通安全事故中的伤亡率。
现在中国已经开放二胎,儿童安全这事儿更要提上议事日程,别光高兴生,怎么安全成长才是需要持续关注的大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