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无人驾驶,舒服哥和花美男彦宏“两会”同提立法为哪般?

0

导语:我们不仅要做技术的窜天猴儿,也要做游戏规则的先行者。

文 ▍起司猫

今儿“两会”又正式开幕了,五花八门的提案向来段子手最爱。起司猫倒是不关心今年雾霾又要找谁背锅,或者给不给女性生理期假(因为并不会),却把焦点集中在了度娘领头儿Robin(李彦宏)跟吉利集团的“舒服哥”(李书福)身上。

提案屡“撞衫”,是不谋而合还是唱和相随?

“两会”关注汽车行业的人不算多,车界代表算中流砥柱了。但今年颜值担当李彦宏作为一个“门外汉”却拎着车界立法说起事儿来。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今年准备了3则提案,分别聚焦加快制定无人驾驶车法律法规、盘活专网资源、优化空域资源管理,提升准点率。

别拉着我,让我再舔一会儿。。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三则提案中,加快自动驾驶立法这一项跟李彦宏妥妥撞了衫。而他的另外两个提案则是稳妥推进民办教育立法改革和加强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依法纳税。

国徽下的舒服哥,笑得很甜

其实这不是他俩第一次“撞衫”。早在去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俩人就来了个“情侣款”观点表达。

Robin就带着自家无人驾驶车(I mean ,seriously?怀疑脸)粗现,并在演讲中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舒服哥则作为车界代表,隔空阐明: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智能互联汽车的三大技术,自动驾驶是三者融合的方向。

这俩人一个科技范儿一个技术控,明显不是一个路数却每次都出一样的牌,穿一样的(情侣)衫,莫非IT花美男和传统车蜀黍,“暗生情愫”?对不起我有点污。

憋闹。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汽车行业风云换脸之际两股力量的代表。Robin是互联网进军汽车的试水者,而舒服哥则是传统汽车产业转型进化的领军人。

即便关注的热点殊途同归,从切入角度就可看出二者并没有钻进一个裤腿儿。李彦宏在提案中,用的是“无人驾驶”,而舒服哥给出的定义则是“自动驾驶”。这是两个不同的撕口,也是汽车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深度与高度,从中可以窥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在人与智能机器控制程度的博弈这一态度上的差异。

立法,已到了最关键时刻?

舒服哥觉得,立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而花美男Robin也认为,我们要将重视程度提升到国家政府的官方层面,不能只是几个企业的小打小闹。

起司猫觉得,他们的“先知先觉”并非毫无根据。且不说中国的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技术到何种程度,在全球,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发展正在迎来新一轮热潮。各车企都在研发和推出各自的自动驾驶技术,试图将驾驶过程更加简化、科技化。其中传统车企以沃尔沃和福特为代表,而互联网企业则外谷歌,内度娘分霸天下。

但在这过程中,这一新的驾驶科技革命却面临着身份尴尬。没有任何一部合适的法律法规能给无人驾驶技术正身,或者给予其相关的约束。

先行者是美国加州。行业政策制定者们针对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制定了一份州立条例草案,给无人驾驶机动车开了上路行驶的绿灯。但同时也规定,里面儿不能真无人,甚至这家伙还要驾驶资质,而且不能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制动等传统操控装置。

说白了,你可以有无人驾驶的内心,但外表还是得老实儿地给我像一辆传统汽车。

这一具有标杆意义的草案,让大家看到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未来时,也同时注意到,我们需要有一个游戏规则来规避无人驾驶可能带来的安全、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风险。

所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从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引导制定适应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下属的相关工作组(WP21, WP29)正在研究如何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使得自动驾驶可以合法上路;日本也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立法,而且还将自动驾驶作为今年9月七国集团交通部长会议的议题,预计会在年内汇总出法规草案。

毕竟,谷歌最近“认责”了无人驾驶刚拿了“司机”执照就把人公车撞了;中国汽车小“硅谷”上海嘉定区更虎,决定三年内上2000辆无人驾驶汽车路上遛弯儿。

图为最近肇事“司机”在事故现场

我们看到了这块饼越画越大,看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路况最复杂国家没有之一的中国,既然已经在技术上踏出了第一步,那么在游戏规则上也要成为先行者。

舒服哥与Robin此番共同提议立法,当然很明显在为自家沃尔沃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百度无人驾驶车的推广和发展铺路搭桥。但更多的,尽快在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引导社会投资,这不仅是有助于产业的规范与全链条的形成,更是对中国未来交通一种柔术的重塑,同时,也让全社会对无人驾驶有一份安全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地宽心享受后现代的便捷。

每日汽车观察——最前沿视角的汽车行业新闻。强烈建议你通过“今日头条”关注每日汽车观察,或直接微信搜索“每日汽车观察”。(AutoLab旗下媒体)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