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丰田的混动计划可是要到2050年的,这么宏伟的蓝图跟这么逆天的订单量,怎么能没中国市场?
文▍起司猫
昨晚起司猫收到一封邮件:
我擦嘞!一个月10万辆?!当起司猫垂死病中惊坐起地把这个喜大普奔的消息在盆友圈内传播时,大部分人给我的回馈是:是不是烧糊涂了。
的确,对传统车型来说,单一车型月销10万辆已属不易,如今,一枚玩儿混动的少年单月全球订单超过十万辆,这样逆天的数字简直让人不能相信。
画风换得太快,转手打脸野蛮人
起司猫已经习惯了辞藻华丽,飞满溢(che)美(du’zi)之词的新闻通稿,突然来“订单情况”这么朴素的一发,着实还有些震惊。
丰田应该对这样的成绩还是有预期和准备的,但从当初制定的1.2万辆的销售目标来看,丰田还是非常谨慎保守。
这样的保守并非空穴来风。作为曾经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混动车型,丰田普锐斯一直是标杆一般的存在。早在2005年,美国就有超过12个城市和州采取减税、免费停车等优惠手段鼓励购买混动汽车。加上对日系车的青睐,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城市一直是丰田乃至普锐斯的主要战场。日本作为娘家,更是销量的主要来源国。
上图是从普锐斯1997年上市以来到2015年6月份为止的历年全球销量。在其出现伊始,的确是不被圈内看好,而全年销量300台也为大家的诟病做了佐证,甚至在前三年,该车也仅在日本有销量可循。
2004年开始,普锐斯逐渐展现出竞争力,在北美市场、日本市场年销量撸个十几万辆简直so easy。2015年上半年,普锐斯在全球干出了11.8万辆的成绩。据丰田汽车公司宣布,截至2015年7月底,混合动力车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800万辆,达到804.8 万辆;从车型来看,“普锐斯”销量为352.7万辆,占比超过40% 。
不过随着新能源纯电动新贵们的崛起,普锐斯plug-in日渐略显后劲不足。如下图显示,普锐斯PHEV历年的销量在逐渐下滑,截至2015年上半年仅售出5051辆。与此同时则是特斯拉等电动汽车的崛起,发誓要干翻普锐斯。
随着第四代新普锐斯推出,其极具争议和杀伤力(犹如榴莲一般,有人多爱就有人多憎)的外形,以及更为强大的动力混合系统(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了40%、车身抗扭刚度提高了60%、百公里油耗实测达到百公里2.67升),相较特斯拉躺在中国土豪的软妹币和补贴政策上,自降销量目标才勉强探到的五万辆销售数字而言,一个月约10万台的订单还真是妥妥打了闹着要颠覆传统汽车的“野蛮人”的脸。
而且由于国外是以销定产,那这订单数就几乎≈销量了呗。画风换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前一秒还悄没声儿让人以为偃旗息鼓了,合着在后面等着这么一记重拳呢。
可是这荣耀里,木有中国怎么破
十万辆的确让起司猫小心脏骤停了几次。缓过神儿来就想,那我天朝占了几成儿?
都知道普锐斯在中国卖的不好,进口不济,国产也疲软,最后干脆停产了。究其原因,一个是中国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大车,对于两厢这种没屁股的车,仍不是主流热宠。再一个,动力总成的技术成本使得普锐斯20多万的价格已经接近中级轿车的定价区间,加上油价在下跌,而且中国政府在混动方面并没有强力的补贴政策,导致了普锐斯在中国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起司猫采访了上海一家丰田的经销商,他们说,木有厂家来的新普锐斯的订单,进口的近期也木有计划。至于未来,还是要看厂家怎么筹措咯。
新普锐斯,起司猫感觉比起之前的颜值简直就是进击哇
也就是说,这十万辆的订单中,绝大部分,甚至可能全部都跟我大天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混动车型可以说是丰田与欧洲的涡轮增压及清洁柴油技术相制衡的技术手段。
天朝的环保要求,到2015年燃效性能要提升两成以上。那么大众的TSI技术和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都是可选之路。
2011 年,大众在中国大力推广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除了结构过于复杂之外,丰田也担心技术外流,加上技术成本导致的价格过高,因此一开始在中国的收效并不理想。
但是发展至今,清洁柴油在北美已经阴沟翻船难转身,丰田适时推出新一代的普锐斯,同时在中国也积极推动双擎技术,还真有了些神补刀的意味。
经销商夏经理告诉起司猫,现在在中国,更多是用双擎的卡罗拉来代替普锐斯,因为从价位和用车习惯等方面更符合中国消费市场。不过根据江湖线报,丰田的混动版凯美瑞在中国也已经有售,加上在常熟建立了混合动力总成的工厂,这样势必会大大降低成本,那么价格的进一步下探也或可期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