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彭菲莉:只知道卖车的车企很乏味,缺少温度

0

11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V-Space大众空间举行了“音乐×科技”跨界体验活动,这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上海交响乐团连续第三年推进的“中国艺术拓展计划”(Artistic Engagement Program China)的一部分。在活动现场,我们体验了人车互动、音乐和脑电波解析、AR互动等科技与音乐碰撞出的有趣项目,还上了一堂明星课程——“音乐地图课堂”。

音乐地图课堂

活动开始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公关传播部负责人彭菲莉与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及上海交响乐团团务委员、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与我们交流了这项跨界合作项目的初衷,以及三年来取得的成果。

何大耿首先介绍了双方的合作,上海交响乐团两年前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交流的时候,双方都觉得年轻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2017年合作成立了“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当时关注的是用最好的音乐和艺术资源给中国的年轻人。这里的年轻人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受众是年轻的、来听音乐的人是普通大学生或者是高中生,希望更多的年轻朋友走进音乐活动里,另一类是指年轻的音乐人才,他们需要更多的表演空间和舞台。

除了现场大家体验的“音乐地图课堂”,“中国艺术拓展计划”还包括了另外一些活动,包括“小作曲家工坊”,这是“中国艺术拓展计划”联合了纽约爱乐乐团以及上海交响乐团共同推出的项目,入门门槛非常低,基本上只要识谱、认识音符就能入门。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最终呈现出一场由职业交响乐团的音乐家、艺术家举办的音乐会。这短短的一个礼拜里,我们不是常规教学一样呆板地教授五线谱、和声、曲式、复调等专业知识,而是用各种游戏来教你如何把欣赏、听到或者是想象中的音乐记录下来,把它变成一场真正的音乐会。

为什么要推出针对年轻一代的音乐项目?作为著名音乐家,余隆认为音乐不应该是一个有门槛的艺术类别,培养年轻人对音乐的喜爱,并不是让他们都成为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想象力。“对于未来,我一直强调想象力和创想力的互为关系。其实人很重要的是有创造力,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同样对于国家、机构,我觉得也是这样的情况。创造力源自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源自音乐。音乐是世界上唯一看不见、摸不着,不通过想象力很难与之对话的东西。学音乐的孩子不一定非要成为音乐家,所以我们就有了‘中国艺术拓展计划’的想法。”

余隆强调,他们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一种赞助行为,更重要的是碰到了一个双方都非常希望推动的未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推动未来方面极具远见。“1998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任何的国际音乐机构,我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就已经开始创立北京音乐节。北京音乐节是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音乐节之一。当年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相比,很凑巧,其实都是一种理念的呈现,是一种文化的追求。”

此外,汽车的设计、制造、应用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这恰恰是来源于文化。“现在很多人喜欢买德国的产品,很多德国商家也一直在中国销售德国产品。如果买卖双方对德国文化不了解的话,很难体会为什么这个产品会制作成这样。所有的设计都源自于文化,所有的想象力也都源自于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所以,文化是体现在每个角落里的。我们要体会一种产品,首先要从文化着手。”

“普通车企做营销,高级车企做文化”是我对于大众中国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最大感受。正如彭菲莉所说,一个汽车企业如果只知道卖车,如果只知道卖车或者目标只是为了把销量做得更好、利润更高,就会非常乏味,缺少温度、缺少特点,缺少远见,缺少责任感。而“音乐、文化、体育、艺术、年轻人,这恰恰能够帮助我们增加温度,拉近我们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最后何大耿介绍了“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果,自2017年正式启动到目前一共组织了93场活动,走过了乌鲁木齐、昆明、兰州、成都、西安等14个城市和地区。2017-2018年,“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吸引了将近6万人现场参与,近60万的受众通过视频直播参与其中,有6,800万用户通过新媒体参与互动。这不仅仅是中国本土的数据,还包括欧洲、美洲,说明了项目的覆盖跟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