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车展上,零部件企业展台的热闹程度不输主机厂,作为Tier1的代表,安波福展台上就带来了包括下一代软件架构和工具、电气化新产品、最新一代ADAS平台等在内的创新技术。
在车展现场,我们就行业内近期热议的话题与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汽车领域的资深人士,杨晓明博士分享了很多真知灼见。
关于价格战和行业内卷
2023上海车展上,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3月的价格战和汽车行业的内卷。杨晓明博士认为,价格战实际上是中国汽车行业转型的标志,之所以出现在这个时机,是因为中国的智能化、电气化已经走到了一定程度,传统主机厂的产品真的到了一个彻底向移动出行转型的节点了。
“在中国整个汽车的产量和消费并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增加太快了,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消费者必然要求价格下调,所以,给消费者提供新型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我觉得这就是趋势。”
价格战席卷之下,行业内卷也在不断加剧,对此杨晓明博士表示,用深层的本土化来面对中国市场,是现实对安波福的要求。
“本土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供应链能不能够本土化,这里既涉及到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同时中国市场的迭代速度也要求了我们本地的研发必须得跟得上中国市场的速度。”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维度,就是智能制造能力,而这里提到的智能化生产并不等同于过去那种简单的自动化生产,而是数字化程度更高的智能制造体系。
“对于智能化工厂,我非常自豪的说,我们在中国有21个基地,其中一个是去年工信部在全国认可的11家智能化工厂之一,也是上海唯一一家。”
杨晓明博士透露,通过AI系统的介入,安波福的智能工厂在制造成本方面就下降了25%。
自动驾驶是不是忽悠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自动驾驶是不是忽悠的话题也是热点,对此杨晓明博士认为,这其实是对自动驾驶概念的混淆。
在他看来,分场景的自动驾驶目前进展已经很快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高度自动驾驶。但是任何条件、不分场景的完全的自动驾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技术的发展从没停止过。
所以安波福将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单独拿出来,与现代汽车成立了专门的自动驾驶公司Motional,目前在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已经落地了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行。
所以,谈自动驾驶是不是忽悠,关键是要看概念如何定义,纯粹的无人驾驶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因为不仅涉及到车,还牵扯到智慧城市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整合
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加剧,不论是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面临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
对此杨晓明博士认为,真正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必须具有几个特质,首先要有真正适合眼下智能化转型的平台产品;其次要能够不断创新,因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迭代速度只靠追随是追不上的;第三要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可靠的制造能力,来支持未来的产品。
“如果从这几个维度去看,必然有一些企业在所谓的风口停下来之后,是要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