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真的比燃油车清洁?极星告诉你真相

0

2015年大众汽车“柴油门”加速了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燃油车在节能减排方面做的很多努力,结果可能没有想象中好,而电动汽车“生而环保”。内燃机车辆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为4.6吨,电动车辆的平均排放量为0,电动汽车肯定比燃油车更清洁。

但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如果电能的来源本身就不够清洁,那么一辆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真的就会比燃油车少吗?极星作为一家电动汽车公司,想要揭开其中的真相。

 

极星品牌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在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我们需要做到完全透明,公开电动车辆对环境的真实影响以及所涉及供应链和制造过程的实际情况,并阐明如何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此,极星推出了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计算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碳足迹,全面展示电动汽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在电动汽车的产品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评估它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将其以一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

 

这一套评估法则从去年开始开发,基于ISO14044的标准来进行研发。通过对极星2车型的LCA评估显示,极星2下线时总共产生碳排放量为26吨,由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生产,所以极星2在制造阶段的碳排放略高于同类型燃油车。

 

在使用阶段,由于使用的电力来源不同,碳排放也有明显差异,比如使用欧洲的混合能源电力充电,排放量大概是42吨,如果使用更加清洁的风能进行充电的话,它的总的碳排放量只有27吨,也就是说只要使用绿色能源对其充电,那么电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微乎其微。

在行驶了5万公里之后,燃油车的碳排放就开始超过电动汽车,因此一辆电动汽车它的生命周期越长,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做出的贡献越大。

极星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弗雷德里卡·克拉伦表示,过往电动汽车企业对产品的环保属性的宣传存在误区,碎片化的评估方法只会让消费者更迷惑。所以极星号召更多的汽车制造商用统一的评估法则,公开披露旗下产品的碳排放足迹。

接下来,极星将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与供应商一起寻求节能减排的方案;第二,在生产环节,极星位于中国的生产制造基地努力采取了多项措施,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量;第三,从材料上,极星一直以来坚持在材料使用上的创新性,并且尝试更多的使用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

同时,极星也将通过更多的行业对话来推广LCA法则,“比如9月9日在World EV Day 上,我们的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呼吁更清洁的电动汽车和提高行业透明度,同时,我们希望更多地在媒体上传播我们可持续发展理念。”

Comments are closed.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9402号
沪ICP备2021023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