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无疑是2018年最热的话题,而人们的关注点也从技术层面过渡到了应用层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开上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
目前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落地做的最好一家车企就是特斯拉,最新版的AutoPilot功能已经实现了从L2到L3级别的过渡。而有这样一家诞生自美国的科技公司,它的创始人就来自特斯拉,如今他们也在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CEO徐雷

COO宋新雨
这家公司就是Nullmax纽劢科技,2016年创立于硅谷,两位创始人,CEO徐雷与COO宋新雨,在此之前均是Tesla Autopilot团队核心成员。2017年初纽劢科技正式回到了中国,将总部设在上海,开启了中美两地同时办公的时代。
作为最早一批拿到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科技公司,Nullmax不仅累计完成了超过十万公里的多场景真实路测,还同时在上海和硅谷部署了研发团队和测试车队。
作为一家以技术见长、尤其是在软件和算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公司,Nullmax打造的是一项包含感知、规划决策和控制的完整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深入应用其中。尤其是主攻的应用软件层,Nullmax的技术涵盖了传感器数据、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离线模块,并且全部达到了车规级标准。
与市场上很多其他方案不同的是,Nullmax主打的是以视觉为主、多传感融合的感知方案。为了让整套系统“看得清、反应快”,保证足够稳定、足够安全,能够满足车规级标准并真正实现量产,Nullmax在视觉感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深入开发。除了自主研发ISP算法处理复杂的光线,Nullmax还将深度学习应用到了障碍物感知上,进一步提升图像检测的技术,并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确保感知的精准性。
同时,为了让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像人类驾驶员一样,处理大量的不确定信息和意外情况,Nullmax为系统引入了比传统方案层级更多、更高的分层规划,提升系统规划决策的实时性和鲁棒性。除此之外,Nullmax还自主研发了系统平台,用一个框架来开发适合各种场景的自动驾驶,打造产品级的解决方案。
拿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来说,Nullmax开发的高速拥堵(TJC)、高速代驾(HWC)等自动驾驶功能,比起传统的主动安全技术来,它们将会更加的先进可靠和实用高效。借助于这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汽车将可以自己完成进出收费站、跟车、变道、转弯等等一系列人类驾驶员在高速通行时需要完成的工作。
Nullmax的自动驾驶系统在车身周围配备了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在内的多种传感器,锻炼出了一种以视觉为主的感知“超能力”。哪怕是在夜晚,或者是在雨、雪、雾这样的驾驶环境中,这套系统依旧可以运行。为了保证安全,全车还有2套冗余系统,不用担心失灵或者传感器被遮挡的问题。虽然一般的视觉方案,存在雨、雪、雾天气或夜晚弱光情况下性能差的问题,但是Nullmax通过自己的图像ISP技术,配合摄像头参数调优,针对性地提升了摄像头的感知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加上Nullmax独有的感知算法,汽车便可以应对这些复杂的环境。
另一个能改变我们用车生活的技术就是自动驾驶代客泊车(AVP,也叫做自主泊车),Nullmax开发的代客泊车功能,让车辆可以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从A点行驶到B点,并且停进车位。即使在地下车库等无GPS引导的情况下,汽车也能识别停车场的环境,自主寻找车位并且完成泊车。
在Nullmax的代客泊车方案中,经过特殊改进的摄像头和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感知系统,正是其中的关键,它们好比是汽车的“眼睛”。通过深度学习的技术,这些“眼睛”不仅看得清,而且可以同时环视四面八方。即使是在复杂光照条件下,又或者在部分摄像头被挡住的情况下,Nullmax的工程师们也能让车辆自主抓取停车场的识别特征点,进行融合,实现对环境的感知。
实现了环境的感知,其次就要规划好安全、便捷的行驶路线。搭载Nullmax系统的汽车可以自动读取停车场数据,通过摄像头寻找车库中合适的空车位,根据算法规划行车路线。等到V2X大规模应用后,汽车将更可以直接获取车位的具体数据,更快、更高效地制定规划。
最后,控制系统会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按照感知系统对停车场的描绘、规划系统对车辆行驶路线的规划,让车辆顺利地开到空车位前,自动停车入库。经过这样的三个步骤,“酷酷的”代客泊车就在无司机干预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预计明年上半年,Nullmax开发的代客泊车功能将正式发布,2020年就可以在量产车型中看到。
将自动驾驶技术描述的再天花烂坠,最重要的还是落地,目前,Nullmax正在大力推进L3/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落地,预计2020年左右将会应用到量产车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