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小蓝单车、小熊油耗等权威数据机构,正式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春节影响,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61个主要城市的拥堵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拥堵降幅最大,而二、三线城市则崭露头角,拥堵开始加剧。
报告显示,2017年度第一季度中国堵成排行榜, TOP10榜单的城市依次为济南、哈尔滨、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庆、昆明、郑州、合肥、南宁。受春节影响,本季度一线城市拥堵同比下降明显,除北京外均已跌出了榜单前10名,而二、三线城市则排名持续上升,拥堵程度已开始赶超一线城市。
呼和浩特涌入堵城排行榜前十 二线城市占八成
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TOP10依次为济南、哈尔滨、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庆、昆明、郑州、合肥、南宁。其中,济南因为“全城修路”居于“首堵”,但益于济南交警的积极治堵,其城中心区拥堵已经逐渐缓解,拥堵增幅同比去年仅上涨1.9%,在本季上涨的25个城市中排第20名较为靠后。

▲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TOP10
同时,报告还指出,2017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拥堵同比下降,而二、三线城市则崭露头角,拥堵指数不断上升。其中,受降雪所带来的严重拥堵,呼和浩特冲进了堵城排行榜的前三名,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达到了1.910,超出了第四名北京1.4%。同时,春节期间受返乡和集中出游影响,全国30%的县拥堵加重,涨幅最大的为桂林市阳朔县和湖南湘西的凤凰县,拥堵均比平日上涨100%以上。

▲春节期间全国各区县拥堵涨幅TOP10
拥堵缓解榜TOP20一线城市均上榜 贵阳居首位
本季主要受春节影响,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100城市中有98个拥堵得以缓解。其中,京津冀、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拥堵降幅最大,拥堵缓解最大的TOP5城市分别为:贵阳、哈尔滨、北京、汕头、太原。
对于一季度出现的一线城市拥堵下降,而二、三线城市拥堵上升的现象,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专家表示,这主要与春节期间城市人口大量返乡有关。春节返乡让一、二线城市成了“空城”,同时三、四线城市用户暴涨,这就导致了春节期间线级越高的城市拥堵缓解越大,同时节后拥堵爬升也最快。

▲各线级城市春节拥堵趋势
从2016年第四季度后,一线城市的拥堵同比出现了持续逐步缓解的现象。而二线城市则从2016年12月之后拥堵现象出现了逆转,从高速增长趋势转为增幅同比变缓或出现缓解趋势。这表明随着城市治堵措施的不断推进,一、二线城市在一季度拥堵形势均得到了缓解。
受共享单车影响 5公里以内自驾、网约车出行趋势明显下降
报告显示,与去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驾车用户在1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用户占比开始减少,尤其是5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占比下降最为明显,其中北京下降了3.8%,上海下降了3.2%。而相应的1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出行的用户占比均在增加。对此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专家认为,此现象刚好与共享单车的出现时间相吻合,或与共享单车替代了部分短距离的驾车出行有关。与此同时,根据高德地图网约车数据分析显示,2月底至今,5公里以内的短距离网约车出行也有明显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2月底开始的共享单车大规模免费和运营活动有关。

▲共享单车上线后短距离驾车出行用户占比开始减少
同时报告也指出,在共享单车上线后,各地群众在较近距离的出行上都纷纷选择了这一绿色的出行方式。根据共享单车出行里程分布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共享单车出行场景集中在5公里以内,未来共享单车对短距离驾车出行的可替代性潜力巨大。

▲90%共享单车出行集中在5公里以内
共享单车热点区域拥堵下降明显
在共享单车的热门区域,道路拥堵则均有了明显下降趋势。报告通过一线城市用户骑行起终点,结合高德交通大数据发现,在共享单车热门区域,工作日全天北京、广州、深圳的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下降了7.4%、4.1%和6.8%,节假日则分别下降了1.8%、1.4%和7.1%。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上线,对于改善道路拥堵情况成效明显。

▲共享单车热门使用区域拥堵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高德地图自2014年第一季度开始发布《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目前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发布平台、大数据开放平台、阿里云ODPS及相关数据挖掘支持为基础,描述城市拥堵现状、呈现拥堵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专注拥堵成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高德地图愿与政府、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城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城市拥堵治理提供决策,共建交通共同体。”
(注:城市等级划分参考《第一财经周刊》2016年4月25号刊)